新马寺办国际佛光青年干部会议 吸引25国家地区约600佛青参与



(依斯干达公主城18日讯)有一种青春叫“佛光青年”。
佛光山新马寺首次举办“2025年《共生与共荣》国际佛光青年干部会议”,吸引世界七大洲25个国家及地区约600名佛光青年共聚新马寺,展开为期3天(17日至20日)的会议,共同探讨人间佛教在青年培育、永续发展与文化传承中的实践与发展之余,更将笑声、掌声、法喜、欢喜带到新马寺。
ADVERTISEMENT

除了马来西亚各州的佛青,其他参与者分别来自新加坡、印尼、菲律宾、汶莱、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韩国、日本、巴拉圭、阿根廷、南非、智利、澳洲和纽西兰。
由于这批佛青年纪最长的也只有35岁,大家聚集在一起,氛围满是青春活力。
来自中国的徐禛乾(27岁)透露,他在2017、2018、2019及2021年,已参加过国际佛光青年干部会议,今年是第五次参加,且是首次来到马来西亚。
他觉得,每次参与活动皆有不同的感动,尤其是看到青年们为著同一个目标发心完成一件事,总会瞬间感动他。

原来,他第一和第二次是以学员的身份参与,但为了了解活动幕后的操作方式,之后皆以工作人员身份参加。
“工作人员的挑战就是要面对随时出现的突发状况,比如学员突然身体不适,我们要即时处理,并安排好后续工作。”
参加了这么多届青年会议,令他感触颇深的是,过去来自中国的佛友只有他和另一人,但今届活动,他欣喜看见同乡已增加至46人。

首次参与上述国际会议的阿根廷青年戴鸿鹭(20岁)表示,访马于他而言,是极新鲜的体验。
“我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而本地的佛青还教我如何说马来语,真的很开心。”

来自智利的李金龙(24岁)也分享了自己的信仰历程。
他透露,自己原先信奉天主教,受香港籍母亲影响,于2013年正式皈依佛教。
“佛教正念教我养成许多良好的习惯,对我的大学生活帮助很大。”
同样来自智利的阿奈斯(24岁)也有4次参与此类国际会议的经历,但这是她首次踏足马来西亚。
“我从小信仰佛教,这次有机会亲自体验马来西亚文化,包括饮食和服饰,感到非常新奇也很喜欢。”
她说,她从信仰中学习到“爱别人的心”。

另外,从日本福冈佛光青年分团越洋到我国参加国际会议的何育葵(30岁)与井上结爱(15岁),此次一行共有9人同行。
两人分别习佛只有1年和3年,因此,皆为首次参与如此盛大的会议,相当震撼。
何育葵也是一名媒体人,工作环境常在火烧眉毛的混乱中,但他从佛法中学习到保持内心稳定与平和,懂得处乱不惊,令身旁的同事也大感惊讶。

在众多参与者中,来自美国旧金山的刘彦霆(33岁)和槟城的余哲慧身份有些不同,原来,他们和另外两名同伴,是这场国际活动的即时翻译员。
尽管大部份参与者皆有中文背景,但现场也不乏不懂中文的佛青朋友,因此,大会特别安排了即时翻译员,负责将主宾的致词内容以及各项佛堂讲座内容翻译成英文。
刘彦霆坦言,翻译过程中要面对不同口音和专业术语的难题,因此,一般上,他会先了解官方翻译,若真遇到不懂得翻译的句子或用词,则会以解释带过。

除了青年佛友,今日出席开幕礼的嘉宾同样人数众多,包括:柔州卫生及环境委员会主席林添顺、国际佛光会世界青年总团执行长慧传法师和副执行长如彬法师、国际佛光会中华佛光青年总团执行长有度法师、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东南亚副秘书长觉诚法师、联谊会副主任委员沈清发、青年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澄慧、理事沈永安、马来西亚佛光青年团执行长如音法师、国际佛光会马来西亚联合会会长林培传、南马协会会长林晋汉、中马协会会长拿都斯理杨翠莲、东海协会会长欧恩妗、东马协会会长傅美娟、南马督导委员会督导长陈睦燥、新加坡佛光山住持妙穆法师、大会总召暨马来西亚青年团南区团务长杨育铌,以及星洲日报副总编辑兼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柔州分会主席贺婉蜜。
慧传法师演说时特别向在场的青年朋友,讲解本届活动主题“共生与共荣”的意义,更带领出席者一同翻开佛光的历史,追溯这个主题的典故。
法师提到,佛光山的开山祖师也是佛光会的创办人星云大师,于1992年揭示的主题是“欢喜与融合”,1993年则是“同体与共生”。
他说:“星云大师常说佛光山的特色是欢喜。欢喜代表的是极乐世界净土在人间重现,只有快乐没有痛苦,所以,凡是我们佛光人所在的地方都是欢喜的。”
针对“同体与共生”,慧传法师指,星云大师也下了一个定义,即“我们都一样”,即使形体不同,但都有一颗佛心;没有谁比谁强,只有一个平等观,且“在你比较不好的时候,我应该要伸出手来帮忙你。”
他强调,星云大师早年提到的上述主题非常重要,是佛光人的精神理念所在,因此,佛光人必须研读、研讨并去实践。

作为一名青年州行政议员,林添顺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众佛青,分享了自己的学佛经历。
他指出,星云大师的语录对佛光人的影响很大,而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学佛过程中听到了一首由大师创作的佛曲《残缺也是美》。
他坦言,这首佛曲让他了解到身为佛青应该扮演的角色,并且要保持怎样的一个心态去学习佛法,认识佛教。
他说:“歌曲里有一句歌词提到‘月亮不一定要圆满,残缺也是一种美’,这一段歌词在我的整个学佛生涯中,或是在我成长的旅途中,都给了我非常正面的力量和正面的思维,让我知道如何负起责任,以及更加坚定自己学佛的信念。”
“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不论面对多大挑战、多大困境,都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作为佛教徒,我该怎么做?”
他指出,佛教青年是人间佛教最重要的推动者和落实者,所以,他期待青年朋友们担起弘扬人间佛教的责任,并继续推动与落实。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