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袋彩绘倡旧物焕新理念 苏海山吁打造多元文化平台




(新山5日讯)通过环保袋彩绘活动教导“旧物新生”的概念,今早在陈旭年文化街举行的精致环保袋彩绘工作坊吸引众人一同前来作画,同时传递物尽其用的永续理念。
陈旭年文化街委员会主席李玉品表示,今日的老街非常热闹,除了文化街活动上带来的二十四节令鼓、彝族与娘惹传统舞蹈外,这项环保袋彩绘工作坊也是重点活动之一。
ADVERTISEMENT
他披露,文化街每个月至少有一次适合亲子参与的工作坊,为到来的家庭缔造互动机会。
他也在会上预告,来临19日和26日晚间的文娱活动,则会有人数庞大的表演团队,欢迎民众踊跃出席给予支持。

在工作坊中,民众可使用亚克力颜料晕染出唯美莲花,有如绘制峇迪一样,在朴素的环保袋上留下美丽图案。
指导老师邓语袀(57岁,美术老师)指出,工作坊旨在鼓励民众赋予旧物新生命,用简单色彩勾勒出既实用又具美感的环保袋。
“我相信每个人家里都有闲置物品,或是已经鲜少在使用的旧东西,但是通过彩绘进行改造,就可以延续它们的使用价值,或是可以大变身成为摆件或扩香石等。”

今日的活动以体验为主,因此她提供事先绘制好的图案作为参考,让参与民众重燃对绘画的兴趣和陶冶身心灵。
她说,今日虽然是速成班,但反应非常踊跃,有超过20人报名参加,一早也陆续有民众到摊位上加入行列,抓起画笔进行这项艺术活动。

王秀炜(36岁,会计)今早带着6岁的孩子在附近吃早餐,正好看到工作坊的进行,就一同来参与,培养小孩对绘画的兴趣。
她透露,因为住在附近,她与家人时常会到文化街来参与活动,其中有不少活动让家长与孩子有机会互动,对于促进各类型文化认知和传承也有所助益。
受邀出席的埔来区国会议员苏海山在会上披露,柔佛缺乏一个整合性的文化交流空间,让三大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彼此了解、互动与共融。
他表示,本地虽有华巫印裔等多元族群,但各族的文化活动相当分散,缺少一个可让民众在周末聚集、观赏和体验多元文化的平台。
“我们虽然有三大族群,但彼此之间其实了解得不深,如果有一个平台能让大家互动,我们就有更多机会了解彼此的文化。”

他坦言,他身边其实有很多人对华裔文化和印裔文化并不熟悉,而不了解就容易产生误会,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他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透过更多跨族群的文化活动来促进交流与团结。
“我建议设立周末文化广场,各族既能交流,也能吸引新加坡游客了解本地文化。”
他也提议,打造一个结合饮食与文化遗产的景点,希望市政厅及社团能合作,从中选出合适场所作为景点。
“文化交流是凝聚民族团结的重要资产,全球像马来西亚这样,有三大族群仍能和平共处的国家,真的不多了,我们必须珍惜并延续这种独特的环境。 ”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