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家具装修抢滩 詹达显吁政府成立监管单位




(依斯干达公主城5日讯)新山家具同业公会会长詹达显披露,越来越多外国家具公司和装修单位进入本地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该会建议政府设立“家具与室内装修外资监管委员会”,以统筹评估外资项目对本地市场的实质影响,并采取行动应对。
他昨晚在该会欢庆2025年度“匠承千载·智引未来”鲁班先师诞辰暨颁发会员、附属会员子女高中组及大专励志金联欢晚宴上致词时,提及该行业的隐忧。
ADVERTISEMENT
詹达显坦言,以上情况已引发了“价格战”,影响本地企业的生存。

“这些涌入本地的外资企业颇具规模,加上他们的进货成本较低,能以极具竞争力甚至削价方式抢占市场,导致本地家具业者面临‘卖贵没人要、卖便宜亏本做’的两难局面。”
他续指,一些外资企业并未遵循本地业界长年建立的报价与品质规范,而是直接以低品质配套进入市场,造成消费者对价格与价值的认知混淆,间接拉低整体行业形象。
“据公会了解,有部分外国企业还透过本地人头公司注册,实际控制经营权与投标行为,回避政府对外资的限制,这不仅削弱监管,也让真正合规的本地业者陷入不公平竞争的窘境。”
与此同时,他提及,有关外资企业通常仅带来短期项目,所采购的也以外资来源国的供应链为主,本地材料与人力的使用十分有限,对国内上下游供应链与劳动市场的带动效果远低于本地公司。
“有些外资企业在税收、营业执照、人员聘用上也不够透明,甚至涉及现金交易、逃漏税,导致合法经营的本地公司背负更大成本与监管压力。”

此外,他指外资抢滩,也延伸出影响技术与品牌发展空间的问题。
“这些外资强调快速交货与低价竞争,长远而言,不利于本地家具业者在设计、工艺、品牌上的投资与提升,让整个行业处于‘拼价格’而非‘拼价值’的恶性循环中。”
有鉴于此,他呼吁政府设立“家具与室内装修外资监管委员会”,评估外资对本地市场的影响,并且提出“本地化配套比率”,例如规定外资须至少使用60%由本地供应商提供的材料以及人力。
“我们也希望当局为本地中小家具企业设立‘竞争力提升基金’,针对数字转型、设计创新与自动化生产提供资助。”

另一方面,针对销售与服务税(SST)课题,詹达显也促政府在执行新税制时,能给中小企业更多配套、技术支援,以减轻负担。
他也希望政府恢复征收消费税(GST),借此取代目前的SST。
“GST制度相对更透明、直接,也有助于杜绝黑市交易与税务漏洞,相比SST的单层征税机制更加公平合理。”
“当然,在恢复GST的同时,我们也建议政府必须同步推出简化申报系统、提供中小企业培训及技术支援,降低执行门槛,避免小企业因流程复杂而无所适从。”
出席上述晚宴的嘉宾包括马来西亚家具总会会长陈文海、柔佛再也州议员廖彩彤的代表李汶颖等,本次活动筹委会主席是江永杰博士。
大会也颁发奖励金予会员及附属会员的子女,分别是小学与初中组3790令吉、高中与大专组8200令吉,合共1万1990令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