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书琪 | 华裔学生与TVET



人力资源部门底下高科技培训中心的华裔学生占比不到1%、教育部底下的技职学院少见华裔学生;在每个人都说唯有一技傍身最重要的年代,政府的教育资源却没有为华社充分利用,除了对技职路线的错误印象,更致命的是资讯落差。
ADVERTISEMENT
最近出席了一场由非政府组织主导的技职升学展,除了印裔与马来裔同学,现场的华裔就剩我和几位技职院校的讲师。
过去几十年,大家常说有大学学位才容易找工作;但是,物转星移,一些专业技术工作的起薪分分钟秒杀大部分大学学位的白领工作起薪,德国的经验更是告诉我们,专业蓝领对工业发展至关重要。
可是,我国大部分华裔依然还是依循传统升学道路,不管学生个人到底适不适合继续走所谓的学术(理论)求知路线,都念一个科系拿了大学学位再说;不然就是直接离开求学路径,一张专业文凭都没有就投入职场。
许多华裔家长完全不知道,念完中三,学生实际上可以转往教育部底下的技职学院(Kolej Vokasional)继续念中四、五课程,中五时必须考取公共考试制度下与马来西亚教育文凭(SPM)同等的马来西亚技职文凭(SVM);除了SVM,还可以同时拿到SKM三级文凭,等于超前SPM持有者一步。
拿了SVM,学生若不想直接进入职场,还是可以继续升学拿技职专业文凭(Diploma),拿到专业文凭的年龄要比走传统中四、五学术升学路线的快了两年左右。而且,想要继续拿到大学学位者,也可以继续升学,技职路线完全不是拿到大学学位、硕博士学位的障碍。
技职路线基本上适合喜欢且擅长“做中学”的学生,透过动手做学习,而不是完全靠坐在课堂上聆听讲课来学习。
可是,这些技术学院或是中五过后的技职院校,都少见华裔身影。一是刻板印象认为成绩不好的学生才念技职,二则认为“不厉害念书”就直接去工作,工作却又没有专业文凭。
我国公共教育体系升学路径非常多元,可是,我们多年来只在念大学与直接工作两个极端选择中摆荡,是时候打开视野,善用公共教育资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