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凤 | 王城谛:流浪狗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我们身边常见、但又不容忽视的问题——流浪狗。
你或许在清晨散步时见过它们,在夜晚的巷子里听过它们的叫声,有时候也会担心孩子被它们吓到,或者担心它们传播疾病。
ADVERTISEMENT
这些狗狗,有的曾经是有人疼爱的小生命,有名字、有家,但因为种种原因,它们流落街头,成为了“流浪狗”。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些动物本身也是受害者,极需社会的理解与制度的保障。
我们不是在讲一个遥远的问题,而是在谈论我们社区的日常生活、公共安全,还有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与温度。流浪狗不是“麻烦”,它们是城市的“镜子”。
很多人说,流浪狗太多是“管理问题”,没错。但从更深的层面看,它也是我们社会对生命的态度的一个缩影。它们不是天生就在街头流浪的,是因为有人弃养,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完善的制度去预防这些问题。
它们的存在,不是麻烦,而是要提醒我们有没有善待过它们?我们能不能做得更好?
如果你已经是饲主,请对你的宠物负责任:不随便放养、不遗弃、绝育与定期接种疫苗。
如果你不是饲主,你也可以帮忙:看到流浪狗可以通报社区志愿团队、关注送养信息,或是参与一次喂养、志工活动。如果你愿意多走一步,请支持“领养代替购买”,给一只流浪狗一个新的家。
也许你觉得这些事离你很远,但其实,这些小行动就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里。你的一次转发、一句提醒、一次陪孩子去喂狗的散步,都是在为这座城市增添一点温暖。
我们要建设的不只是“没有流浪狗的城市”,而是“有人情味的城市” 一个社区的文明,不在于它有多么整洁,而在于它如何对待弱小的生命。我们希望街头不再有孤单的眼神、不再有受伤的脚掌、不再有因为恐惧而躲闪的人群。我们希望,这里既是人的家,也是生命彼此尊重的地方。
流浪狗问题不是简单的“清除”问题,而是城市文明与社会温度的体现。它需要制度的规范,也需要人心的温度。地方政府应主动作为,完善机制;民众应积极响应,共建责任共同体。
唯有携手,才能打造一个安全、有序、充满善意的人宠共融社会。让我们一起,用理解代替恐惧,用责任代替冷漠,用行动守护属于我们的社区吧!
# 更多新闻,请留意星洲日报、星洲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