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老子的《道德经》,其“道”及“德”之根本主张,主要认为万物的根源,都有使万物生长的东西存在。
“道”,具有产生万物的重要作用。老子从来就不自我主张,他特别强调谦虚,并且做事有分寸。一旦体会到“道”,就会拥有其所具备的优良作用,那就是所谓的“德”。
ADVERTISEMENT
老子对“道”的解释是,所谓的“道”,𣎴过是一种朦胧的东西,但其中确是有某种的形状,也就是说有实体。深处并蕴藏着一股庞大的力量,此种力量确实存在,是无庸置疑的。
“欲身怀大德的话,非与此道一体化不可”,一旦体会了大道,具有身怀大德的人物,才是老子认同的理想领导者。
老子认为,理想的领导者应该有“无为而无不为,让人探测不出其深度者”。
这种理想的领导者,必须有以下的优点:(一)做事都很谨慎,有“如履薄冰”的态度;(二)时时很小心地防范四方的敌人;(三)外表看来浑噩愚昧,如浊水一样;(四)毫无修饰之处,有如不曾被人加工的原始森林木材一様;(五)表情无拘无束,像水正在溶解一样;(六)时时保持端正,就如准备招待贵宾一样;(七)思维广阔无边,例如一般的大自然山谷环境。
拥有以上特征之人,可以说是一个纯朴而爽朗的人。这様的人,可以说是一个无隙可乘之牢实人材。
老子也曾说过,体会“道”的人,绝对不会炫耀自己的才能;喜欢炫耀自己才能的人,根本没有体会到“道”。一个理想的领导者,应该是不会被欲望所拘,不被知识所惑,甘与世俗同流,𢤦得隐藏住自己的才华,这样才是最理想的领导者。同时,老子又说,卓越的领导者,就算完成一项艰难的工作,也不可装出得意非凡的模样,更不能居功,绝对不炫耀自己的才能。
总结以上的看法,可以看得出老子理想的领导者,是应该具备两个重要特征:(-)不炫耀自己的才能;(二)不可装出得意非凡的样子。
投稿须知:
■来稿可电邮([email protected])至本报新山办事处;
■来稿可用笔名发表,但必须附上真实中英文姓名、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与电话、电邮网址,以及银行帐号(汇稿费用);
■投稿内容不可涉及包括宗教、种族等敏感课题;
■字数限800字;
■编辑对来稿内容,有修整的权力;
■来稿若发现有人工智能(AI)生成超过30%的痕迹,将直接弃用,有关作者未来的投稿也受限制;
■本须知若有未尽善处,本报有权随时增删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