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銮18日讯)居銮福建会馆妇女组首次主办“传承裹粽传统文化”活动,吸引各族民众踊跃参与,通过学习裹粽技艺,亲身体验传统的节庆味道,也把珍贵的文化记忆一代代传承下去。
活动于今早在会所举行,妇女组主席沈玉萍致词时指出,活动旨在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增进妇女情谊,鼓励友族参与,亲身体验以加深彼此文化了解。
ADVERTISEMENT

她表示,我国多元种族,唯有通过持续文化交流与深入了解,才能促进各族情谊,展现民族团结与和谐。
沈玉萍透露,妇女组于2020年6月19日疫情期间举办线上“裹粽交流赛”。虽受行动管制与低落氛围影响,妇女组坚持传承文化,首次通过Zoom邀请大家居家交流裹粽技艺。
“虽线上举办,比赛规格严谨,需在晚7时前完成7粒煮熟粽子送交我手,供评审品尝评分。许多成员首次用Zoom,在家人协助下完成拍摄,虽具挑战,却是难忘学习经验。”
她表示,此次裹粽指导员包括当年比赛得奖者唐爱莲、刘雅銮、杨玉凤、周丽珠、杨莲英和陈瑞香,她们将所学回馈社会,指导更多人学习传统手艺,令人欣慰。

沈玉萍披露,该组接下来,或明年计划举办一场制作马来粽教学活动,届时欢迎不同族群再次踊跃学习,共建多元文化的和谐社会。
理事会顾问林宝琳指出,裹粽教学活动不仅传授了一项实用的传统手艺,更重要的是透过亲手体验,让中华文化得以延续,具有深远意义。
他表示,青年团与妇女组是会馆发展的两大支柱。作为领导者,须提供充分支持与资源,让他们发挥所长,并适时给予指导与鼓励。
他强调,唯有携手合作,社团才能持续壮大,中华文化也才能在本地社区中一代代传承下去。
妇女组顾问拿汀卢福兰则表示,粽子不仅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同时凝聚了家庭的团圆和亲情。
“通过此次教学活动,我们希望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了解包粽子的过程、掌握这项传统技艺,也让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出席者尚包括妇女组署理主席杨玉凤、副主席刘雅銮、陈瑞香、杨莲英、秘书唐爱莲和财政周丽珠等人。

48岁的吴爱玲受访时表示,起初她担心自己无法跟上教学进度,特地在活动前一周向母亲请教裹粽的方法,今日参与课程时更能掌握技巧。
“我之前不太会裹粽,很多步骤都不确定。导师们非常有耐心,详细教导每一个环节,让我学到了很多。”
她表示,活动让她学会裹粽技巧,了解清洗粽叶、处理糯米等准备顺序,并纠正过去误解。

53岁马来妇女再拉对华裔与巫裔摊贩售卖的各式粽子深感兴趣,得知活动后邀友参加,体验这项文化手艺。她学会基础裹粽技巧后,计划融入马来传统食材与香料,开发适合本地马来社群口味的特色粽子。

60岁印裔妇女阿慕爱吃粽子,其子女因就读华校也爱粽子。她常买素食粽子与家人分享,首次学习裹粽子。她希望掌握这门手艺,亲手制作素食粽子,让不爱粽子的丈夫尝试,或许改变他的看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