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大柔佛焦点

发布: 3:35pm 12/05/2025

刘镇东

落幕

AI换脸

艺华辩

刘镇东

落幕

AI换脸

艺华辩

第5届“艺华辩”圆满落幕 武汉大学夺冠

报导/摄影:莫佩莉 (部分照片由“艺华辩”提供)
工大第5届“艺华辩”辩题聚焦“是否应使用AI换脸技术复刻逝世好友以安慰家人”,引发激烈思辨
正反双方在比赛中进行激烈的唇枪舌剑。(“艺华辩”筹委会提供)

(新山12日讯)第5届工艺大学国际华语辩论赛()于昨日在马来西亚工艺大学士姑来校区,辩题聚焦“是否应使用技术复刻逝世好友以安慰家人”,引发激烈思辨。

闭幕仪式由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担任嘉宾,他强调辩论促进理念传达与社会改变,勉励年轻学子透过思辨累积知识,为世界贡献力量。《星洲日报》为本届赛事指定宣传媒体。

ADVERTISEMENT

刘镇东:思辨不止于辩论赛

刘镇东也分享了他在1993年参加全国大专辩论赛的经验,并表示思辨的过程不止是在辩论赛,也包括长期的思考和阅读。

“你们这么年轻,长期不断地累积知识下来,对世界的影响是很大的。每一个人有机会,有可能为世界、为国家做出贡献。”

两支大学辩论界的传统劲旅经过一番激烈的唇枪舌剑,最终中国武汉大学技高一筹,成为第5届工艺大学国际华语辩论赛(艺华辩)的冠军,新加坡国立大学则将亚军和全程最佳辩手收入囊中。

这项备受瞩目的赛事在周日迎来第二场决赛,辩题为“你最好的朋友因为一场意外英年早逝,鉴于你对朋友的理解,你有把握高度复刻他。你应该/不应该使用人工智能换脸技术来欺骗朋友的家人他还活著?”

工大第5届“艺华辩”辩题聚焦“是否应使用AI换脸技术复刻逝世好友以安慰家人”,引发激烈思辨
获得冠亚军的两支队伍与嘉宾和评审一起合照,前排左四起为莫哈末法乌兹、唐瑀帆、刘镇东和阿里,前排右三为阿菲卡。

武汉大学在周六举行的第一场决赛中以11票暂时领先获得4票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第二场决赛两组的成绩不相上下,最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8票,武汉大学获得7票。武汉大学最终以两场总计获得18票,力压获得12票的新加坡国立大学斩获冠军。

工大第5届“艺华辩”辩题聚焦“是否应使用AI换脸技术复刻逝世好友以安慰家人”,引发激烈思辨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温翔宇(左三起)获得全程最佳辩手,由刘镇东颁发奖金和奖状。左起为唐瑀帆、莫哈末法乌兹、右起为阿菲卡和阿里。

由马来西亚籍和中国籍学生组成的新加坡国立大学队伍也收获不俗的成绩,除了获得亚军之外,来自大马的领队温翔宇也以34分获得全程最佳辩手。

其他出席者尚有工大学生事务与校友副校长阿里、工大副校长办公室文化、演讲、学生活动与发展处副秘书莫哈末法乌兹、第5届“艺华辩”总策划唐瑀帆及赛事顾问阿菲卡。

工大第5届“艺华辩”辩题聚焦“是否应使用AI换脸技术复刻逝世好友以安慰家人”,引发激烈思辨
区忠毅:武汉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实力都很强,双方在决赛的表现都很精彩。
区忠毅:展现精彩攻防技术

担任决赛评审的区忠毅受访时表示,武汉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都是实力很强的传统劲旅,双方都在决赛中展现了精彩的技术攻防,值得很多中学辩手,包括马来西亚辩手学习。

他说,决赛辩题谈的是有能力完全复刻去世的朋友,你要不要去做的这个概念。作为反方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以赵明福的案件,提出复刻死者有可能会让家属放弃追寻真相的论点。作为正方的武汉大学则认为复刻和欺骗其实常见于在我们的文化中,从文化礼仪的角度是把幸福看的比真相更重要。

“我觉得这个讨论其实有让我们看到了这道辩题后面的另一个意义,正反双方在这一点上都做得很好。”

他指出,决赛的辩题评审一直认为对正方有一定程度的难度,因为以现在的技术来说,人工智能还无法完全把一个人复刻出来。新加坡国立大学在第一场决赛提出了一个论点,表示其实复刻死者是对家人的一种安慰,并不存在所谓的欺骗和隐瞒。这类似于我们选择相信通过宗教仪式,逝者去了另一个世界生活。

他认为正方的论点有说服到他,从另一个崭新的视角去理解这个世界。

工大第5届“艺华辩”辩题聚焦“是否应使用AI换脸技术复刻逝世好友以安慰家人”,引发激烈思辨
获得第五届“艺华辩”冠军的武汉大学队伍,中为李睿。
李睿:决赛辩题涉及人性情感

获奖的武汉大学在典礼后接受了采访,辩手李睿表示决赛的辩题与初赛和复赛比较技术性的辩题不一样,决赛的辩题综合了技术的考量,又多出了人性和情感。

他说,他与队员们其实更倾向于反方的论点,所以作为正方准备论点时有专门请教了教练,一点一点说服自己才能够准备出正方的论点。

他与队员都是第一次前来马来西亚参加线下辩论赛,也被本地人的热情和友善深深打动。

他感谢筹办正常比赛的主办方,让他们获得满满的收获,同时也感谢教练提供的指导,以及队友,感谢他们为比赛付出的努力。

工大第5届“艺华辩”辩题聚焦“是否应使用AI换脸技术复刻逝世好友以安慰家人”,引发激烈思辨
受访的筹委会成员,左起为徐颖捷、唐瑀帆和颜依淋。
唐瑀帆:延续以科技为核心传统

本报在典礼后采访了总策划唐瑀帆、赛事部副组长徐颖捷和赛筹部组长颜依淋。

总策划唐瑀帆表示,艺华辩自创办以来以科技为核心主题,本届赛事延续这一传统。考虑到参赛者来自全球各地,辩题设计避免局限于地方政策或特定议题,选择科技作为全球共通的桥樑,打造与所有人息息相关的讨论。

本届一道辩题聚焦人工智能换脸技术。唐瑀帆指出,人工智能如同双刃剑,设计此题旨在通过辩论剖析其利弊,帮助辩手与观众更清晰地认识这项技术,同时探索如何善用其正面价值。

对于在筹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他说主要是面对技术上的困难,因为赛事分成线上和线下,线上方面就是因为参赛的队伍来自世界各地,所有他们需要找到一个所有国家都能使用的平台来进行比赛。

“另一方面就是网络这个硬伤,因为我们的比赛会有直播,有时会面对网络的问题。”

此外,录制所需要使用的软件,以及音响,还有如何与远道而来的参赛队伍对接、如何接待贵宾以及与评审沟通等等,都是他与筹委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他感谢筹委会过去一年的辛勤付出,感激辩手们远道而来参赛,并衷心感谢所有与会者及赞助商对赛事的大力支持。

徐颖捷:后期成就感很大

徐颖捷则说,在筹办过程间中他们有一段时间是上网课,所以筹委们沟通就有点困难。还有就是筹办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突发情况,好在通过经过一次次的培训和排练都顺利解决。

她说,虽然筹办前期很忙碌,但是后期所获得的成就感也很大,对活动圆满结束她也感到很开心。

颜依淋:国家间有时差难配合

颜依淋表示这项赛事筹委会准备了半年,同时筹委也在筹办另一场开放给中学生参加的“磬艺辩”。

对于这次有来自全世界的队伍参赛,她说最难配合的就是时间。因为有些国家有时差,再加上地区限制,他们也需要寻找可以让各国辩手适用的平台进行线上比赛。

她透露,筹委会花了差不多一个月内就召集了24支参赛队伍。她认为一方面是大家都对辩论有跟大的热忱,另一方面可能因为“艺华辩”的辩题是以科技为主题,这类型的辩题在辩论赛蛮少见,所以也吸引到这些队伍来参与。

她笑称,赛事结束后如释重负,因筹备期间需掌控全场,时刻担心环节出错,压力颇大。

然而,她对赛事圆满落幕感到欣喜,特别是虽然筹备过程疲惫,但筹委会成员间培养了深厚情谊,让她倍感温暖。

工大第5届“艺华辩”辩题聚焦“是否应使用AI换脸技术复刻逝世好友以安慰家人”,引发激烈思辨
筹委会成员与赛事顾问一起拍摄大合照作为纪念。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