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12日讯)狮城一名男子申诉,楼上总是传来脚步声、拉椅子、敲击等噪音,花逾800新元(新币,下同;约2644令吉)找来录音公司到家里录音,收集证据。楼上邻居则喊冤,称两姐妹已经七八十来岁,没制造噪音。
《新明日报》报道,投诉者邱先生(47岁,送货员)和年迈母亲(85岁)同住在惹兰红山一带的四房式组屋已经超过40年,他申诉过去6年来,楼上总传来各种噪音,让他们饱受困扰。
ADVERTISEMENT
“这些噪音几乎每天都有,从凌晨到晚上入睡时都会出现,脚步声、拖拉椅子、砸重物等,就连晚上睡觉都会被吵醒。”
邱先生说,楼上住着一对七八十岁年迈姐妹,他大约两年前尝试通过调解中心调解,两姐妹也有出席,但否认是她们所为。
“我偶尔会发短信给对方,提醒她们不要太吵,还曾提议说在家里穿拖鞋,对方也回复说会穿室内拖鞋,但噪音依旧,后来也不再回复我的短信。”
邱先生说,其实不想走到采取法律行动这一步,但为了收集证据,他特地花了800多元,请来录音公司到家里录下噪音。
根据他出示的报告,录音从清晨5时到下午2时,期间录到的声响包括移动椅子、脚步声、敲击声、重物撞击声等,这些声音几乎每个小时都会出现至少两次,最高声量达57分贝。
据报道,噪声超过90分贝,听力可受损伤;噪声超过70分贝,使人无法正常工作;噪声超过50分贝,让人难以入睡。
邻居喊冤:没制造噪音
媒体走访楼上单位时,住户蔡女士穿着室内拖鞋应门,她说自己已将近80岁,妹妹则是70多岁,两人根本没有制造噪音。
“我们也很冤枉。如果他找到源头,是不是要还我们一个清白。”
精神大受影响
步行四小时因不想回家
宁愿走路4小时回家,也不想被噪音困扰。
邱先生称,家里噪音的问题让他无法好好睡觉,精神大受影响,容易变得烦躁。
“我昨晚只睡了两个小时。”
他甚至从裕廊东走路回惹兰红山,宁愿花4小时走路,也不想多待在家里。
“我真的是很无助,也很绝望。”
曾一天发出71次声响
邱先生猜测,楼上邻居6年前开始退休后长时间在家,或是热衷于跳绳、跳舞等活动,才会这制造么多声响。
“一开始是很大声的脚步声,去年9月才有传来拖拉椅子、砸物品、敲击物品等噪音。”
他说,自己母亲以前也和他们认识,所以一开始并不希望闹得不愉快,就没去投诉。后来实在忍无可忍,向当局投诉10次,报警也报过5次,但情况没有改善。
“疫情期间,我记录过一天的脚步声超过500下,昨天记录到的各种噪音,从凌晨5时许到晚上12时也多达71次。”
邻居蔡女士则说,她平时跳绳都去组屋楼下或公园,并没有在单位内跳绳。
安装隔音棉也无济于事
为了解决噪音问题,邱先生在三年前装修屋子,特意安装了假天花板和隔音棉。
不过他说,安装后并无太大效果。
“母亲有点失智症,听力不太好,但也曾两次被噪音吓醒,半夜大喊,结果我和女佣都要起来安抚母亲。”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