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常看到一些报道,政治人物围绕着种族内容发挥余热,如巫青团长阿克马的“这里是马来土地”论述;还有敦马担忧的马来土地逐渐流失;到林吉祥发文质疑慕尤丁,何时老慕已经不再以马来人优先等。
ADVERTISEMENT
不过,类似言论并没有获得很大的回响,甚至被淹没在各式各类的新闻当中,毕竟新时代选民对这种论调,着实并不买账。
曾几何时,触及种族的言论是屡试不爽、掷地有声,经典的巫青举剑、回唐山论,当时确实让有心人攒了不少政治筹码。
但想继续掌控种族牌,打着旧有民族主义的旗号,会否在全民意识逐渐提高的今时今日,渐渐无法得到预期的市场展望?
毕竟这个年代,老百姓关切的始终是生活成本上升、工作质量、生活素质与教育水平等自身课题。
与其自我陶醉,继续争论这是谁的土地,质疑以谁优先,不如集思广益为祖国尽一份力。
当美国提出对等关税,冲击全球供应链与贸易结构,当各国经济前景不明朗之际,我国宏观经济需要维持增长数据之外;老百姓的课题,更希望能获得政治人物们的重视。
庆幸前几天的国会特别会议,聚焦点就在如何为人民解困。首相率先宣布15亿令吉供中小型企业融资;朝野议员们也一致为人民发声:马华总会长魏家祥建议政府推迟实行扩大SST征税范围、取消对年销售额15万至50万令吉之间商家所实施的电子发票计划、推迟原定7月1日实施的14.2%的新电费调涨等政策。
韩沙再努丁也持同一看法,建议政府应展延RON95针对性补贴计划。此外,林冠英也吁请政府推出经济振兴配套,协助企业与人民,共赴时艰。
看完这些课题的重视和建议,感觉就是比那些还在讨论这是谁的土地,继续讨论彼此是以谁优先的文告战,更具讨论价值与治国素养。
传统政党和政客们,如果想继续套用种族牌,以巩固自身政治筹码,走回八十至九十年代的旧思维,将会逐渐被一代又一代的新选民们淡忘。
只有回归为民初心,适应新选民的思变潮,各党政治板块的拓展度,才能在各年龄层的选民间,逐步被接受与认可。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