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山5日讯)前贸工部副部长王建民认为,促使柔新经济特区成功的3个关键因素,包括人员、工作和资本的流动,政策创新及有效的叙事建构,而柔新捷运系统(RTS)会是跨境流动的关键推动者。
他说,柔佛州在成本和地理位置方面占优势,因此共享服务业会是柔州生态系统中受益匪浅的行业。
ADVERTISEMENT
“目前,在新加坡运营这类服务的成本日益高昂,将人力资源、IT支持和会计等职能部门设在柔州更为合理,也促使柔州变得更具吸引力。”

王建民今日在由柔佛机构举办的“不仅是大肆宣传,360度看柔新经济特区”座谈会上分享道,柔州可培养一个内容创作者社区,让他们塑造关于柔新经济特区发展的叙事和公众认知,
他说,上述内容创作者的职责是分享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最新动态,覆盖范围不仅限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也在全球,并突出柔新经济特区令人振奋的进展和正在涌现的机遇。
他说,我们经常谈论永续发展,却甚少将其视为商机,因此他也建议我国可培养专门提高能源和水源效率的数据中心服务供应商。

新加坡国立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战略师再益韩扎提出“1+1=5”的互补方程式,以解决柔佛与新加坡在经济方面不对称的关系,并强调须找到柔州与新加坡能创造协同价值的领域。
他认为,一味地将柔州的“低成本”视为优势并不正确,柔州需要找到自己具有价值的优势,而且是新加坡无法比得上的,并建议把马来西亚的强项“搬运”到柔州。
他说,柔新真正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创造这种价值,设计一个方程式来让柔新强强联手,产生远大于各自单独努力的成果。

柔佛州经济与投资顾问拿督哈斯尼指出,柔新之间关系是互补伙伴,而非依附关系,双方都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并且能够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
他说,柔新经济特区的成立就是为了吸引高价值的投资,并带来高新和高技能的工作。
“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通过在特区设立50家跨国公司,创造2万个相关的就业岗位。”
前工大校长拿督阿末法巫兹表示,制造业的人才发展取决于3个关键因素,包括国家或州的整体经济健康状况、企业提供就业机会的意愿,以及熟练人才的可用性。
他说,柔州需要思考的是我们在经济领域的卖点是什么,一旦鉴定以后,就要深入了解、开发并加强这些卖点的潜能,确保它们家喻户晓。

马新社主席拿督斯里黄振威指出,在叙述有关柔新经济特区的事件时,我们需要从一开始就讲述清晰的故事,以良好处理人们对于这些事的期望。
“这个故事不仅关乎投资者、企业或政府等利益相关者,也关乎民众。每个人都应该理解柔新经济特区的愿景,并感受到自己是其中的一部分。”
他认为,对于柔州人民来说,一些牺牲会是必要的,比如生活费可能上涨,但这些应与随之而来的重大利益相权衡,尤其是柔新经济特区将带来的加速经济机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