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姑来丽宁镇一所小学近日传出性骚扰案件,一名数学教师涉嫌性骚扰3名9岁女学生而遭警方拘查。
消息一出,震惊家长圈,也引发社会对校园安全的强烈质疑。
ADVERTISEMENT
近期接连爆出的性骚扰案件,反映校园安全早已亮起红灯, 而这并非新鲜事。
更可悲的是,许多学校为了维护所谓“校誉”,往往选择息事宁人,压下受害者声音。
类似事件不应被视为会损害学校名誉的 “丑闻” ,反之,如果校方在处理事件时秉持公正、透明、专业的态度,并针对涉案者采取严厉行动,教育局更应给予协助及表扬校方。
长期以来,社会对性骚扰的认知与处理方式都存在严重问题,许多受害者因羞耻、恐惧或投诉无门而被迫沉默,造成恶性循环。
近几周接连爆出的性骚扰案件,不只是揭露潜在危险,更凸显我国在应对投诉与保护受害者机制上的严重缺失。
许多受害者往往是在其他案件被揭发后,才逐渐鼓起勇气站出来发声,这并非因为他们迟疑,而是社会舆论的关注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空间,让他们至少能确信自己的声音不会再被无情抹去。
我们不能再允许沉默继续吞噬正义,任何涉及学生安全的指控,都必须严肃对待。
若事态严重,应直接开除该职员或教师,而非仅将涉案人士转校。
教育部也应全面检讨应对机制,并设立安全、匿名且可信的举报通道,确保学生的声音不被忽视或掩盖。
最重要的是,家长、教师、社会必须携手,共同承担守护儿童安全的责任。
我呼吁教师与家长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让孩子知道,遇到任何问题可以马上告诉信任的大人,而不是压抑与害怕。
同时,鼓励孩子勇敢揭发,他们的勇气不仅能保护自己,也能拯救其他潜在受害者。
此外,教育孩子辨识加害者,他们必须明白,性骚扰者可以是教师、亲友等任何人,并不一定是外表看起来“坏人”的特定形象。
教师和家长也要向孩子讲清楚身体的界限,从小教育他们什么是“安全的触碰”和“不安全的触碰”。
最后,强化孩子的法律意识,让他们知道加害者将面对严厉刑罚,不要害怕威胁与恐吓。
更多报道,请留意星洲日报、星洲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