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完自由撰稿人张佳玮的《代表作和被代表作》,这是一本关于艺术类的散文集,可看到作者对艺术创作的见解,值得一读。
《代》里有一篇文章《写作者与时代》,真像是一篇“写作者的自我修养”,探讨写作者为什么而写,颇有让写作人自我反思、反省之用。
ADVERTISEMENT
这篇文章有数处值得摘录下来与大家分享,一起来探讨。
“当作家的文本与大众体验共通时,他拥有大量的读者;当作家的文本与大众体验相悖时,他也许只能孤芳自赏。”
所以,如果您想要作品有人看,写作内容必须与大众有共通体验,不然,就只能自己写给自己看了。
当您以为这样做是通往正确的方向时,问题又来了。
作者如是写:“当作家们开始拥有读者,或者,开始为读者写作时,他们会变得脆弱,易于被影响;大多数时候,作家们对自己审美的坚持,会转向为对潜在读者的奉承。”
“当作品投放到公众范围内,当作家开始为自己以外的人创作后,他无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反馈的影响,哪怕许多只是出自猜测和想象。所以,你很难确认一个作家的审美,多大程度是出于自己的想法,又在多大程度上被其想象中的读者群所左右。”
的确如此,当自己写的东西不是真正表达心中所想,只是为了读者的口味,迎合市场的需求,写作也只不过是为了写而写,您不会因此而快乐,或许只是满足于一种作品有人看的虚荣感?抑或只是为了写作卖钱糊口?
我为什么写?短短5个字的提问,却是写作者自我拷问的一道大题!
作者在文中写道:“作家可以只把自己当作读者。虽然他用以写作的手段来自于交流,但当其依靠语言无中生有进行创作的时候,是有权利只为自己创作,而不去追究其最终功利用途的。”
写作的目的因人而异,各有各的目的,所以,您为什么而写呢?大家不妨交流交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