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社区:居銮埔来路段

(居銮18日讯)居銮埔来路段(Lorong Pulai)已是40年的水灾黑区,每逢下雨,沟渠无法顺利排出的积水满溢至路面,甚至倒灌进入居民家中,令当地居民饱受困扰。
当地居民表示,上述情况已存在多年,早期曾因排水系统获提升,情况一度改善,但近年来因进行开发工程、排水系统未获更大提升,问题始终无法彻底解决,他们只能各出奇招,自发采取防护措施,防止积水进入家中。
ADVERTISEMENT

然而,就在本月9日、10日及13日,倾盆大雨带来大量雨水,当地的排水系统再次无法负荷,水位不断高涨,最后更突破居民的防护措施流进居民家中,导致部分家具损坏。
居民大吐苦水,指其中以9日的雨量最多、破坏力最大,他们希望有关当局能尽快派人前来检查排水系统,并且进一步提升当地的沟渠及排水道,以确保水流顺畅无阻,类似情况不会重演。
居民龚雅富自1968年起就搬到当地,他表示,当地几乎每户人家都在家门口加上挡水门槛,对于长者而言,每次进家门都很麻烦,尤其部分长者的腿脚不便,还得抬脚越过门槛。

“我们已投诉多年,但问题依旧没有获得改善。早年下雨30分钟,积水就开始满溢至路面,近期只要下雨15分钟,水沟就不堪负荷,积水满溢流到路面后再逐步高涨。”
他形容本月数次大雨后,当地路面几乎淹成湖,因此他希望当地的排水系统能再获得提升,尤其是扩大水沟的排水量。

逾70岁的张女士在门口增设约2呎高的门槛以防止水淹进屋内,但上周三(9日)的雨量过多,每当汽车驶过满是积水的路面激起水花,积水就顺势淹入屋内。
她怀疑积水是因沟渠堵塞而造成,当地只要下数小时的倾盆大雨就会严重积水,水位甚至高涨至小腿。

郑女士(84岁)与家人住在当地的一所排楼,她表示,住在底楼的侄女为防水患,用砖头将家具垫高,但这两周因积水过高,导致门框损坏,她希望当局注意到上述情况并协助改善。
她指出,当地居住了不少长者,他们都担心突发水灾的发生,其中包括她逾90岁的丈夫,上周三就因担心积水越涨越高,不得不急忙爬上二楼。
商家王杰森希望当局能够降低地下沟渠的挡水墙,改善排水情况,加快排水速度。
“这两个星期虽然逃过一劫,但每次下雨都心惊胆跳,担心会发生水灾,因此已刻意加高店内地面的高度,防止电器受损。”

住在当地逾50年的谢莉莉为了防止积水流进屋内,花费逾万令吉在门口增设约3呎高的门槛,同时花费逾9000令吉改造屋内的排水系统,甚至增设水管,防止屋外的沟渠水倒流入屋内。
她表示,上周三下大雨时,她曾亲眼目睹马路的水位逐步升高,水位甚至一度涨到逼近窗口。

明吉摩州议员周忠信表示,当地目前有两个排水管道,分别是3公尺宽的方形地下渠道及新增设的2.1公尺宽圆形底下排水渠道,而当局建设挡水墙的用意,在于减缓各方水流的速度,防止水流过于汇聚,进而引发更严重的水患。

据他了解,埔来路段这两周雨后出现的积水,来自哥打丁宜路、建乐花园、丰盛港路、甘榜马吉等地,主要原因是雨量过大,累计68.5毫米的雨水在短时间内无法及时排出,以致淹没路面。
他表示,日前他已到当地勘察水流速度,但由于住宅区属于市议会管辖范围,因此他将要求市议会检查相关地区的沟渠是否有堵塞,确保上述问题获得改善。
同时,他也建议负责各地区的市议员,在雨天时观察住宅区的水流情况。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