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对脑的认识就是一分为二:左脑和右脑。左脑管理性,右脑管感性。
然而,拜读过《全脑人生》这本书后,原来一颗脑袋不只分左右脑,还可再细分为4份,分别是左上脑、左下脑、右上脑和右下脑。
ADVERTISEMENT
而且,脑部也不只是左脑管逻辑、右脑管情绪,应分为左上脑管规律思考、左下脑处理负向情绪、右下脑乐天情怀和右上脑开阔思维。
脑科学家吉儿泰勒以4种人格来比喻全脑,即左上脑管控规律思考是一号人格、左下脑处理过往经历累积下来的情绪为二号人格、右下脑追求好玩为目的被归为三号人格,以及右上脑追求心灵平静被定为四号人格。
由于一个脑分为4种人格,在不同的空间时空里,人们会因使用不同部位的脑来思考而采取不同的行动和决定,如被别人痛骂,若以二号人格为优先思考,肯定会对骂回去,而若改以四号人格思考,则选择退一步海阔天空,你有你骂,我有我平静。
因此,吉儿泰勒在书中提出新概念,既然脑部有4种人格,那么在做出任何决定和行动前,有必要先来一次全脑会议,让4个不同性格的脑沟通好后才来行事,避免做出事后会后悔和遗憾的事。为此,吉儿泰勒也提出了给自己90秒时间!
吉儿泰勒在书中分享亲身经历,用左下脑(二号人格)和右上脑(四号人格)思考所带来的差别,很好地讲解使用不同脑部思考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我有一名好友,人生到了最后倒数,过世前一晚我们几个朋友陪伴着她。我登入四号人格,向着空气低语‘你(好友)没事的,我们很好,这辈子只有这一次,安心上路吧。’霎那间,她的呼吸由深转浅,萦绕病榻的紧绷感飘然消散,我们接受眼前的现实。我们从二号人格的惊悚畏惧转移出来,拥抱四号人格的了然于心。美好与否,由我们选择。”
作者也一再强调:人类是会思考的感情生物,不是有感情的思考生物,意思是人是感性先于理性,要先满足人的情绪后才来谈道理。不要在人情绪低落的时候,说一堆大道理,那是听不进去的!
身为人的我们,必须让脑发挥互补功能,才能有健全的身心灵,活出更好的自己。
《全》这本书,值得那些欲追求活得更好的人阅读。
投稿须知:
■来稿可电邮([email protected])至本报新山办事处;
■来稿可用笔名发表,但必须附上真实中英文姓名、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与电话、电邮网址,以及银行帐号(汇稿费用);
■投稿内容不可涉及包括宗教、种族等敏感课题;
■字数限800字;
■编辑对来稿内容,有修整的权力;
■来稿若发现有人工智能(AI)生成超过30%的痕迹,将直接弃用,有关作者未来的投稿也受限制;
■本须知若有未尽善处,本报有权随时增删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