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势不可挡,无法掌握AI工具,终将被淘汰,言辞极重。另外,功利社会一再指AI将取代人力,许多人将面对失业的窘境,人心惶惶。
ADVERTISEMENT
每次的科技迭代都会出现相似的情况,权威站出来指若不怎样怎样,人力就被淘汰、被科技取代,但每次人们都能自信跨过,迎接每个新局面和时代。
我国电视台RTM 2引进“AI人”播报新闻后引起关注,为安抚从业员的心理,当局表示只是跟上趋势,不是为取代新闻工作者。
新闻工作者会被取代吗?或许,拥有“新闻嗅觉”的新闻从业员不会被取代,而AI的出现,更能成为这些从业员的得力助手,AI辅助了他们,让他们可以把新闻处理得更好看,更精彩!
AI的确能够写出完整“零”错误的新闻,但哪个“新闻头”更好、更能吸引读者眼球,就需要具有“新闻嗅觉”的新闻从业员来判断和决定。
一如新闻工作者采访一场新闻发布会,当事人说了许多内容,到底哪个内容最重要,适合做“新闻头”、哪个做“副文”、可以做多少条“副文”、哪些内容可略过,这些都需要“新闻嗅觉”。
理出头绪后,若要加强内容,这时候AI工具可派上用场,协助寻找更多的相关资料,如写贪污案,可使用AI列出相关贪污案的内容,让报导更扎实丰富,让读者阅读起来更觉办新闻者的用心。
AI本来就是为协助人们更好地完成事务和执行工作,若有感AI的出现是对自身带来威胁,那肯定的就是要自我充实和强化自身能力,做到AI为我用才是正事。
AI应被视作人类的好帮手、好伙伴,不是跟自己抢饭碗的怪兽,而是协助自个儿变好、变强的用具。
投稿须知:
■来稿可电邮([email protected])至本报新山办事处;
■来稿可用笔名发表,但必须附上真实中英文姓名、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与电话、电邮网址,以及银行帐号(汇稿费用);
■投稿内容不可涉及包括宗教、种族等敏感课题;
■字数限800字;
■编辑对来稿内容,有修整的权力;
■本须知若有未尽善处,本报有权随时增删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