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狮城二三事

发布: 3:54pm 25/02/2025

诈骗

网络罪案

诈骗

网络罪案

狮城去年诈骗案逾5万起 总金额上升至逾36亿令吉

*已签发*柔:狮城二三事:狮城去年诈骗案逾5万起  总金额上升至逾36亿令吉
新加坡反诈骗中心举办路演,加强公众的防诈意识。(新明日报档案照)

(新加坡25日讯)新加坡2024年有增无减,从前年5万376起增至去年的5万5810起,总诈骗金额则骤增近71%,突破11亿元(新币,下同;约36亿2921万9000令吉)。

《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警方公布去年的诈骗和网络罪案数据,在5万5810起案件中,诈骗案占了92.3%,达5万1501起,比前年的4万6563起,增加了10.6%。

ADVERTISEMENT

去年因诈骗损失的金额更是暴增70.6%,从2023年的6亿5180万元(约21亿5047万7222令吉),上升至11亿元。诈骗案数目以及损失金额都是历来最高。

新加坡反诈骗指挥处根据报案,冻结超过2万1000个银行账户,为受害者追回1亿8200万元(约6亿零47万零780令吉)。

电子商务、求职、钓鱼、投资和假朋友骗局是新加坡去年出现的前5大骗案,占所有骗案数的78.2%。

其中,以电子商务骗案数最多,从2023年的9783起增至去年的1万1665起,总损失金额也增近26%,达超过1750万元(逾5773万7575令吉),多涉及演唱会门票交易。

受害者最常在脸书、Carousell和Telegram等平台坠入骗局。

假朋友骗案和涉案金额同比骤减

去年假冒朋友电话诈骗案数和涉案金额同比骤减,从6859起降至4179起,减少39%,涉案金额从2310万元(约7621万3599令吉)降至1360万元(约4487万零344),减少了41.1%。

涉及恶意软件、社媒冒充他人的诈骗案件数量也显著下降。

前者去年有289起案件,与前年同比的1899起下降84.8%,后者则从2023年的1570起降至728起,显示政府与银行、电讯商等采取的措施奏效。

有1人损失过亿

钓鱼、投资和假冒政府人员的骗案增加,投资骗局损失金额超过3亿元(逾9亿8978万7000令吉)。

涉及钓鱼、投资和假冒政府人员的骗案在去年出现较大增幅,钓鱼骗案从前年的5938起增至去年的8552起,增幅为44%;投资骗案从4030起增至6814起;假冒政府人员骗案则从893起增至1504起,两者增幅近七成。

去年涉及投资骗案的损失金额是各类骗案中最高的,至少3亿2070万元(约10亿5808万2303令吉)。

受害者被拉入通讯软件WhatsApp和Telegram的投资群组或频道后掉入陷阱,当中近44%的受害者年龄介于30到49岁。

恶意软件、商业电邮、社交媒体冒充他人等骗局的损失金额暴增,4起个案所涉金额占总数两成,达2亿3790万元(约7亿8490万1091令吉),有1人损失过亿。

去年共有289起恶意软件骗局案件,比前年的1899起下降了84.8%,但所牵涉的金额却暴增278.6%,达1亿2910万元(约4亿2593万8339令吉),其中一起案件涉及高达1亿2500万元(约4亿1241万1250)加密货币的损失。

受害者点击了虚假的面试会议链接后,被要求在自己的手提电脑上运行一个代码,有关代码文件其实是针对加密货币钱包的恶意代码。

受害者的加密货币之后就出现未经授权转账。

去年有368起商业电邮诈骗案件,数量与前年相比微跌1.1%,但诈骗损失金额也大增107.8%至8850万元(约2亿9198万7165令吉),其中一起案件的损失金额高达5720万元(约1亿8871万9388令吉)。

新加坡警方透露,受害公司收到一封假冒供应商的电邮,称收款银行账户有变。该公司付款至“更新”的银行户头后,被真正的供应商催款,才知道坠入了骗局。

钓鱼骗局的损失金额也猛增318.4%,达5940万元(约1亿8113万1021令吉),其中一起案件的受害者损失了3380万元(约1亿1151万6002令吉)的加密货币。

受害者在浏览合法的加密货币钱包应用时,被一个提供丰厚奖励的钓鱼广告吸引,被带到第三方网站。受害者扫描二维码并提供加密货币钱包登录信息,之后出现未经授权的加密货币转账。

新加坡去年共发生728起社媒冒充他人的骗案,与前年相比减少了53.6%,但所造成的金额损失增加172%,达约2640万元(约8116万2534令吉),其中一名受害者损失2170万元(约7159万4593令吉)的加密货币。

上述4起诈骗案所损失的金额共2亿3790万元(约7亿8490万1091令吉),占全年总损失金额的21.4%。

新加坡警察部队、罪案防范理事会和政府开源科技部去年9月27日正式推出ScamShield反诈资源配套,让当地公众更容易获取诈骗相关的信息和资源。

全天候24小时运作的“1799”援助热线,至今平均每日接到500通电话;罪案防范理事会的防诈热线在2023年平均1天接14通电话,显示有关需求明显增加。

新加坡反诈骗公共教育办事处战略策划与研究助理局长卓开波说,1799援助热线也方便公众在不确定所遇情况是否有诈时查询。

当局25次执法行动调查逾8千钱骡诈骗份子

当局去年与多个国外执法机构紧密合作,捣破16个跨国犯罪集团,包括4个假朋友诈骗集团、8个疑似洗钱集团、一个钓鱼骗局团伙、一个技术支援骗局团伙、一个投资骗局团伙等。

有150多人因涉及2300多起,诈骗金额超过5800万元(约1亿9135万8820令吉)的跨国骗局而被捕。

新加坡警方去年10月与香港特别行政区、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韩国和泰国的反诈骗相关部门正式建立“FRONTIER+”联盟,以协助受害者追回相关资产,并打击犯罪。

50岁以下受害者占受骗人数逾七成,年长受害者的平均损失金额是各年龄组中最高的。

数据显示,年龄介于30至49岁的受害者,占诈骗案受害者的41.2%,20至29岁的受害者则占比23.4%,19岁以下的少年受害者占6.3%。

50至64岁的受害者占比为20.7%,65岁及以上的年长受害者则占比8.4%。他们大部分坠入钓鱼、投资与假朋友骗局。

虽然,年长受害者人数占比较小,但他们人均损失的金额却是各年龄组中最高的。数据并未公布年长受害者去年人均损失多少钱。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