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特稿

发布: 4:37pm 22/02/2025

听障

助听器

听障儿

世界听力日

听障

助听器

听障儿

世界听力日

助听器让听障儿恢复听力 4岁终喊“妈妈”母感动不已

柔每1000名初生儿   4人患听障
配戴助听器和植入工耳蜗将有效提升听力。过去15年,柔州共有100名患有听力问题的人士,获免费赞助人工耳蜗移植。(林金兰摄)

(新山22日讯)柔佛州卫生局局长莫达透露,柔州每1000名初生儿当中就有4人患听力问题,若能在出世28天黄金期内诊断、及早治疗,后期装上及人工耳蜗等协助,将有效改善听力,并和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柔州卫生局今日在柔佛动物园举办“”活动,莫达在会后召开新闻发布会这么表示。

ADVERTISEMENT

柔每1000名初生儿   4人患听障
许多与会者在活动结束后,顺道参观动物园。(林金兰摄)

卫生局每年3月3日都会举办世界听力日活动,由于今年的这天刚好落在斋戒月期间,卫生局特提前进行这项活动。

今早约有16名获赞助植入人工耳蜗的儿童,在家长陪同下出席,并获赠物资援助。另外,卫生局也派员为动物园员工检测听力。

莫达在发布会上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近4.66亿人患听力问题,每1000名初生宝宝就有3人听力出状况,而柔州的比例则是1000人中有4人。

封面特稿:柔每1000名初生儿   4人患听障
莫达:若初生儿出世第一天就检测出听力有问题,及早进行干预治疗,是最好的。(林金兰摄)

在全国数据方面,他透露,2016年全国各政府医院共检测出4万8943人患有听力问题,当中1万5339人安装助听器。

“2008年至2022年,国内总计617名儿童与成年人通过卫生部国家人工耳蜗植入计划,接受人工耳蜗移植手术。受惠者能比之前更好地听到声音和说话。

他说,柔州6所政府专科医院从2017年开始推动新生儿听力检测计划,当时基于设备和人力限制,效果并不理想,新生儿听力检测率甚至低于50%。

封面特稿:柔每1000名初生儿   4人患听障
众人一同庆祝世界听力日。(林金兰摄)

“所幸,经过柔州卫生局及非政府组织积极努力,柔州新生儿听力检测率去年成功提高至86.75%。”

“我们将加强各方面,包括培训更多医护人员使用听力检测器、提升家长醒觉等,希望柔州今年的新生儿听力检测率能达至90%的目标。”

他强调,让初生儿在出世28天的黄金期内进行听力检测诊断,并尽早展开适当治疗,相当重要。

柔每1000名初生儿   4人患听障
每年的3月3日是世界听力日,今年由于刚好落在斋戒月期间,卫生局提前举行活动。(林金兰摄)

“若能在初生儿出世第一天,就检测出其听力有问题,及早进行干预治疗,那是最好的。”

他说,初生儿在出世第一个月内将在政府专科医院进行听力检测,到了第三个月进入听力确诊阶段,第六个月则开始进行听力康复治疗。

他表示,若有孩子错过听力检测和诊断的黄金时期,家长切勿放弃,仍可陪同孩子,来到医院或政府诊所反映听力问题,卫生局人员将即刻给予协助。

他说,初生儿获及早治疗,后期装上助听器和移植人工耳蜗后,将能听到声音。

柔每1000名初生儿   4人患听障
世界听力日活动于周六上午在动物园举行,以唤醒各界对听力健康方面的醒觉。(林金兰摄)

他指出,过去15年,柔州共有100名患有听力问题的人士,获免费赞助人工耳蜗移植。

配合世界听力日,狮子会和柔佛伊斯兰机构今日分别移交6台助听器和6件马来语言评测套,供州内6所专门提供耳鼻喉科、听力和语言学习治疗的医院使用。

今日出席世界听力日活动者,尚包括动物园总经理阿米鲁、柔州人工耳蜗梦想专业协会及支援小组(Persatuan Profesional dan Kumpulan Sokongan Impian Koklea Johor,PROCIJ)主席凯鲁妮莎等。

另一方面,关于槟城发生10岁男童吞食Q弹巧克力眼球状软果噎喉昏迷,并在送院后证实不治的事件,莫达在受询时提醒柔州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安全。

邱尔珊(34岁,店员)今日陪同长子谢川期(12岁)和次子谢凯祺(6岁)参与活动,两名孩子皆患有听力问题。

邱尔珊透露,由于家族没有遗传史,所以她从未料到孩子会有这方面的问题,长子也因此迟至3岁才被确诊出听力状况。

柔每1000名初生儿   4人患听障
邱尔珊:孩子听力获改善,听到孩子叫妈妈,很感动。(林金兰摄)

她说,长子到了3岁仍不太会讲话,家人开始觉得不太对劲,带他看诊,这才检测出来。

她表示,由于长子当时年纪已比较大,无法进行早期治疗,只能佩戴助听器和进行语言治疗,所幸长子现在可与正常孩子一样听到声音,并能在普通班级上课,无需到特殊学校就读。

谈及次子,她说,次子是在出世1个多月后,被检测出有听障问题,2个月大时就获装助听器,随即展开持续的语言治疗,3岁开始学讲话,4岁第一次懂得叫“妈妈”。

听到孩子叫妈妈,让她很感动。

她说,长子与次子是在4年前,获免费植入人工耳蜗。一件人工耳蜗约10万令吉,一次植入手术约8万令吉,感恩这些费用都是由政府资助。

法依兹(36岁)育有3名孩子,9岁长子情况正常,惟两名各6岁和3岁的女儿患有听障。

法依兹次女因错过黄金治疗期,现就读特殊学校,通过学习手语与外界沟通,至于幼女则幸运及早确诊和治疗,在装戴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后,能听到声音。

柔每1000名初生儿   4人患听障
法依兹:次女错过黄金治疗期,目前就读特殊学校,通过学习手语与外界沟通,至于幼女则幸运及早确诊和治疗,在装戴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后,能听到声音。(林金兰摄)

他表示,次女出生时的听力检验正常,但不知为何,直至2岁仍不会说话,家人带她看诊后,才确认她患有听障,但为时已晚。

他说,后来,幼女出世,医生告知幼女也有听力问题,他与妻子感到很伤心和失望。

然而,无论如何,能提早发现,仍有治疗机会,于是他定期陪孩子回返医院接受治疗。

“孩子在2岁时佩戴助听器,随后慢慢就能听到声音,再经过语言治疗,开始学讲话。”

他欣慰地说,女儿第一句会说的话是“阿爸”和“阿母”,让他和妻子百感交集。

对于今日举办的世界听力日,他说,许多家长陪同患有听障的孩子前来,互相交流,也给彼此鼓励,深具意义。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