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18日讯)新加坡警方今年以来,接到至少4宗冒充当地个人资料保护委员会人员的诈骗案件,受害者损失至少23万1000元(新币,下同;约76万3748令吉)。
《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个人资料保护委员会(简称PDPC)和新加坡警察部队,昨日发表联合文告,提醒当地公众警惕这一诈骗手法。
ADVERTISEMENT
在这种诈骗模式中,受害者会接到冒充个人资料保护委员会人员的电话,声称他们的手机号码在马来西亚被用于非法活动,并要求受害者到当局办公室报到。
然而,受害者到达指定地点时,骗子并未现身。
当受害者联系骗子时,骗子通常会以不同的借口,声称需协助调查,并说服受害者将款项转账到指定银行账户。
在某些案件中,受害者接到的电话,会被转接至另一名自称马来西亚执法人员的骗子。这名骗子可能出示“员工证”,或要求受害者通过马来西亚执法机构的官网验证身份。
受害者随后被要求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如Singpass密码等。骗子利用这些信息盗取受害者银行账户,或开设新账户进行洗钱等犯罪活动。
在与骗子失联,或通过官方渠道验证后,受害者才意识到自己上当。
当局强调,海外执法机构若未获新加坡政府批准,无权在当地执法、执行逮捕,或要求公众协助调查。
此外,政府人员绝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要求公众提供个人资料、转账,或从第三方网站下载应用或软件。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