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5日讯)农历新年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巴刹的海鲜价格较平日上涨约40%,但这并未影响人们前来选购新鲜鱼虾,为团圆饭准备食材的脚步。
《早报网》报道,星期六(1月25日)早上7时,巴刹人头攒动,7个鱼摊挤满了挑选海鲜的顾客,摊主的叫卖声此起彼落。
ADVERTISEMENT
摊贩苏丽华(68岁)拥有40多年卖鱼经验,她说,过年前的最后一周,买鱼的顾客数量比平日增长约30%,最受欢迎的包括用于火锅的红石斑鱼和斗鲳;而大虾则是制作盆菜或虾球的首选。
由于上周末的连绵大雨导致鱼类供应量减少,加上节日效应,鱼价随之上涨约四成。例如,“拜年鱼”白肚鱼每公斤售价60元(新币,下同;约198令吉),红石斑则超过70元,斗鲳每公斤价格达70元至90元(约231令吉至297令吉)。至于其他海鲜,鱿鱼每公斤25元至30元(约83令吉至99令吉),红脚虾则是30多元。
另一名鱼贩黄宝强(65岁)说,尽管顾客增加约三成,但由于经济不景气,整体生意不如往年。他指出,高昂的海鲜价格也让一些消费者却步。
消费者王小红(46岁,教师)星期六到巴刹为除夕夜的火锅挑选食材,计划买红石斑鱼、蛤蜊和鱿鱼。她说,虽然提前买会更便宜,但她更看重新鲜,因此特意等到最后一周才来采购。
海鲜网购平台生意火热
除了传统巴刹,线上购鱼平台也在节日期间迎来高峰。
业者吴杰敏受访时说,过年期间,平台海鲜销售额增长约2.5倍,红石斑鱼、斗鲳、午鱼等是热销品。
吴杰敏指出,相比实体摊位,线上购物不仅节省时间,还能享受会员优惠,因此吸引更多消费者。
他也建议,若热门鱼类价格过高,消费者可选用银鲳、白鲳或红鲷鱼等替代品,价格相对实惠。
陈晓芳(36岁,文员)已习惯在线上购买海鲜。她说,工作繁忙让她无法抽空去巴刹,今年过年的鱼虾已通过平台订购,直接送货上门,既省时又方便。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