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书是个方便的平台,其功能已不局限个人交友,许多商家也善用此管道寻找人才,但脸书却出现一种让人费解的求职奇景,即究竟哪一方才是面试官呢?
ADVERTISEMENT
如果你曾加入一些脸书的求职社团,就会察觉到大部分求职者总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贴文内容都很令人无语。
这类求职贴文且莫说是履历,连基本自介也谈不上。下面举几个我曾见过的例子:
“本人XX岁,男,想找工作,但只能做周一到周四。有意者请留言。”
“我没车,只能走路上班,所以只限在XX范围内的店家(我家附近),谢谢!”
“我要做工!最好有3000令吉以上!有谁要请人吗!?”
诸如此类的贴文,真的多不胜数,而且发文者也不全是刚毕业的社会新鲜人,当中也有不少人是三、四十岁了。
不久前,我曾在求职群组里浏览,因受主管所托,需为公司物色数名有心想好好工作的一般职员。
当我耐著性子浏览贴文,却发现不少商家业者积极留言,似乎在“极力争取”发文者的意愿与青睐?
霎时间觉得,怎么雇主和求职者之间的角色悄然对调了?这倒更像是求职者掌控了主导权,正考虑著要给哪位老板一个面试的机会呀!
或许有些人认为,脸书求职社团都是一般的网路用户,不必太苛求高素质。
我们的社会标准,什么时候已沦落到连“基本的自介”都算是一种苛求了呢?更何况,为自己的发文内容负责,也是很基本的态度。
既然是求职,不更应该表现出多一点责任感吗?
我想分享一些个人浅见,求职社团的贴文虽不必像正式履历般详细,至少应具备一些可供作实际参考的内容看点,如:性别、年龄、曾做过的工作类别、擅长的技能、想找长期工或是兼职。
我相信求职者只需列明这5个看点,就能让面试官对您有基本了解。至于其他的细节,则可等到双方私讯交流时再作进一步详谈。
投稿须知:
■来稿可电邮([email protected])至本报新山办事处;
■来稿可用笔名发表,但必须附上真实中英文姓名、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与电话、电邮网址,以及银行帐号(汇稿费用);
■投稿内容不可涉及包括宗教、种族等敏感课题;
■字数限800字;
■编辑对来稿内容,有修整的权力;
■本须知若有未尽善处,本报有权随时增删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