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2日讯)因母亲的一巴掌,让想当小贩的洪集丰转当工程师,一直到年过半百,他才将前半生所学付诸小贩事业,请2名“机器人小贩”炒福建面。
《新明日报》报道,53岁的前工程师洪集丰对小贩事业情有独钟,看出端倪的母亲明确警告他:“如果你敢做小贩,我就打死你”,让洪集丰克制住“小贩梦想”。
ADVERTISEMENT
然而,洪集丰对烹饪的热爱,正是母亲一巴掌种下的。
他小学三年级曾央求母亲给他一粒红鸡蛋,但母亲沉浸与他人交谈,当众给他一巴掌。
自尊心受损的他,下定决心不再求人,要吃就自己煮,于是他更加用心钻研烹饪,甚至小四就开始帮忙卤鸭肉。
洪集丰成长过程未忤逆母亲,1996年毕业后加入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担任研究员长达20年,期间还与3名合伙人创办科技公司,该公司2007年成功以250万元(新币,下同;约824万9075令吉)售出。
事业有成的他始终放不下餐饮和小贩梦想,后来辞去新加坡管理大学物联网企业发展执行长的职位,回到新加坡东陵福成为小贩。
花9万购置机器人
他去年开始筹备摊位后,即使开出4000元(约1万3198令吉)高价请头手,几乎一年也无法招到人。
去年9月,一名中国武汉的朋友与他联系,对方过去5年都在研发机器人厨师,服务于中国酒店的餐饮供应线。
洪集丰于是花了2万8000元(约9万2389令吉)购置2台机器人,代替“人手”炒福建面,新加坡玛格烈通道小贩中心也因此迎来机器人炒福建面摊位。该面摊今年10月开业至今,每天可卖约200盘福建面。
《新明日报》记者日前走访时,摊位人潮不断,有两三名摊位助手忙着为顾客点餐,以及为机器人配置食材。
洪集丰说,一名炒福建面头手的月薪为4000元左右,以机器人取代人的话,相当于每天可节省130元(约428令吉)左右。
他说:“我将这些钱用来购置新鲜食材,也确保每份福建面的食材丰盛,以物超所值的做法让人们打消偏见。”
被批“没锅气” 逐步改善
洪集丰说,一开始有些人无法接受机器人炒福建面,也有人反馈这种煮法没有锅气,他都虚心接受。
“我们邀请所有食客一起参与研发,很多年长食客也会提出宝贵建议,而现在我们的福建面已经进阶到第4版,在预制阶段会人工炒面,增加面的锅气。”
“有趣的是,参与的过程中,居民对机器人炒福建面变得更有归属感,他们也会跟其他人推荐。”
以机器人代替人工对洪集丰来说并非赚钱,更多是为了情怀。
他说:“我不忍心看新加坡传统美食逐步结业走入历史,希望通过科技研发和转型,帮助摊贩寻求新途径,让小贩事业也能与时俱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