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10日讯)为修复全球暖化等环境因素对在地水域珊瑚造成的伤害,新加坡国家公园局推出迄今最大规模的珊瑚修复计划“10万珊瑚计划”。
《8视界新闻网》报道,在这项计划下,当局预计将于未来至少10年里,在新加坡水域种植10万株人工养殖的珊瑚。
ADVERTISEMENT

计划由新加坡公园局、圣约翰岛国立海洋研究中心合作展开,目前已获得逾200万元(新币;约661万零480令吉)捐款。
这是新加坡最大规模的珊瑚修复计划,并将提升该局现有的修复工作,以加强当地珊瑚群和珊瑚礁的韧性。
当局表示,由于珊瑚对水温等环境因素很敏感,新设施会采用智能科技设备,密切监督养殖珊瑚的水箱内的环境,确保它们得以健康成长。

这些被选择进行人工养殖的珊瑚包括在海床上的断肢,它们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存活,但在养殖两三年后再移植回自然环境,它们的存活率可达80%到90%。

新设施内的人工养殖珊瑚将被移植到自然环境,以修复已受损的珊瑚礁或建立新的珊瑚群。
当局表示,目前计划将养殖的珊瑚放置在姐妹岛和圣约翰岛附近的水域。

新设施可养殖多达3600株珊瑚
养殖珊瑚的设施位于圣约翰岛上,当中设有6个水箱,每个水箱可养殖多达600株珊瑚断肢,共达3600株。

每个水箱里的品种不同,因此温度也不一样,由于它们都是新加坡品种,温度大致设定在27到31度之间。
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员也会采用这个设施落实研究成果。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