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9日讯)新加坡一名独居的八旬老翁多年来在家中囤积杂物,直到他在冠病疫情暴发后为高挂该国国旗而向义工求助,清除家中的“垃圾山”,生活从此焕然一新。
《新明日报》报道,住在新加坡裕华一带约24年的陈德记(84岁)曾有严重的囤积障碍,八九年前的生活一塌糊涂,家中都是塑料袋、包装盒、纸皮等杂物。
ADVERTISEMENT
他说,那时每天的生活就是睡到中午自然醒,饿了才去买食物吃,然后回到家就倒头睡觉,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2018年才有所转变。
“那年,我到爱心服务中心学习使用智能手机,本来担心手机会有辐射,但义工梁桂龙十分耐心地教导,我觉得和他很投缘,才慢慢敞开心房,让他走进我的生活。”
2020年新加坡国庆日前夕,全岛被冠病疫情笼罩,但当地组屋区仍高挂国旗。
陈德记突然意识到,新加坡国旗不应在“垃圾堆”中飘扬,因此下决心改善家中情况,主动求助。
“以前就算邻居劝我,我都不肯清理,甚至还和别人开玩笑,说这样即使在家跌倒,也不会骨折。”
当堆积如山的垃圾被清理后,眼见房子逐渐变得明亮干净,陈德记当时不禁欣慰道:“终于可以挂上国旗了!”
爱心服务中心服务和社区伙伴关系主管梁桂龙(66岁)受访时说,该中心于2018年获得批准,开办“掌握学习智能手机的乐趣”的免费课程,专门教授年长者使用智能手机。
陈德记每星期六下午都会来中心学习,并在过程中与他互相建立信任,敞开心扉。
“陈先生拜托我和义工到他家清理垃圾,最后清出15至18桶绿色垃圾桶的垃圾,多数为阳台种植的树木和根茎。”
走出囤积障碍获新生
走出囤积障碍的陈德记改头换面,过去几年过得充实许多,还会为他人带来希望。
“我家附近有一名居民很会种花,花开得非常漂亮。我得到他的允许后,就会采摘一些鲜花去探望独居年长者,希望他们看到鲜花后能感受到世界的美,不再感到孤独。”
目前,陈德记也积极参加爱心服务中心举办的活动,并希望在90岁时,能够和梁桂龙一起出国旅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