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评论

|

浅谈轻说

发布: 6:00am 08/12/2024

新纪元大学学院

南大

新纪元大学学院

南大

李群熙丨延续南大精神的新纪元

轻谈浅说:文:李群熙(特约作者)

上个月23日,是个不平凡的日子。我们柔佛州老友一行人,凌晨4时许起身,5时出发,披星戴月,奔向吉隆坡加影,所为何来?

为的是去见证(下称新纪元)楼交接暨启动仪式。

ADVERTISEMENT

长久以来,我们常常感叹,我国两百余年的华教史是部血泪史,先辈和前辈们为了创立和维护华教,历尽千辛万苦,甚至抛头颅洒热血,坐穿牢底,留下一页页悲壮雄伟的篇章。

但,我认为与其说是部血泪史,毋宁说是奋斗史、战斗史,他们为华教毁家兴学、不忘初心,前赴后继,竖立起一座座永恒的丰碑伟绩。

1819年,梹城五福书院私塾的成立,开创华校先河。尔后,尽管遭到英殖民政府、日冦和独立后当权者的种种压制迫害,华教仍在逆境中奋勇前进,华小遍地开花,华文中学茁壮成长。

1955年,南大的诞生,标志着华教从小学到大学,有了完整的教育体系。

然而,南大──难大,在她短暂的生命中,遭到各种报告书的污蔑、军警深夜闯入神圣校园殴打、逮捕、监禁学生、董事会被改组、显现陈六使被褫夺公民权等迫害,终于在1980年被扼杀。

南大这棵大树被砍倒了,可是,深深扎根于马新坚韧不拔的办学理念,非但没有被摧毁,反而经过20年的卧薪尝胆,先后涌现出3所民办学院。

创始于1997年的新纪元,20年间学生人数徘徊于千人之间。2016年,董事部改组,后获得升格为大学学院。

改组后的董事部励精图治,在各方合作下,学生人数逐渐增长,近年飙升至近4000人。

学生暴增,乍喜还忧,因面对课室等设备不敷的大难题。解决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董事部和校长等人的肩上。

何况,还要面临诸多的冷言风语。寻寻觅觅,终于巧遇一栋售价5500万令吉的大楼,随即展开筹款活动。

得道多助,短短一年,于上月23日,在董教诸公、捐款人士、高官显贵,以及众多热心支持者的见证下,在热烈的欢呼和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完成大楼交接暨启动仪式。

筹款活动居功至伟的是李典和,他捐了900万令吉,另免费给于贷款1000万令吉。

其次是南大校友,由魏顺莲、王宝玉和黄慧心3位大姐等人推动,共有300多位校友共捐了1200多万令吉。

当中,林顺忠、柯宝国、林宽诚、林源德(刁雪荫)各捐至少百万令吉,成绩斐然,但篇幅所限,无法一一详述。

此外,李清文立下遗嘱,把他一间3层店屋和一间独立式屋子捐献出来,以市价估计,至少几百万令吉,可敬。

新购的大楼被称作“南大楼”,董事部代主席林裕说:“南大楼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南大,也承载着我们对南大的崇高敬意,南大为华社的未来铺就一条光辉的道路,新纪元继承这一使命,肩负着延续南大‘自强不息、力求上进’精神的重任。”

新纪元大学学院校长莫顺宗说:“新纪元牢记她的使命,即完成南大和独大的理想,我们不会忘记最初点亮华教明灯的先辈。他们的梦想和期盼,一直在我们心中。我们等待着花期归来盛开。”

南大校友会联委会主席周增禧说:“新纪元从草创开始,就在多方面显示了本身依循南大办学的理念。校内许多设置,具有南大元素,延续着南大精神。”

校友陈兆雄在《情归新纪元》诗中写道:“那艘负荷着南大人厚重情义的‘南大楼’号,停泊在加影高岗上的新纪元大学,准备秉持南大精神,继续扬帆远航”,道尽南大学子的心声。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