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评论

|

六日议言堂

发布: 12:20pm 05/12/2024

经济

经济

陈韦澌 | 从奢侈消费看经济矛盾:谁在定义经济好坏

文/陈韦澌(古来市议员)

是否真的如许多人所说的“差”,是一个主观且复杂的问题,受许多因素影响。我们看到一些人依然能够出国旅游、消费高档商品,背后原因可以从七个方面来解析:

(一)财富分配的差异

ADVERTISEMENT

虽然经济整体可能面临挑战,但财富分配的不均决定了不同群体的消费能力。

根据数据,大马的基尼系数一直处于高水平,说明部分富裕群体的收入并未受到经济困境的明显影响,他们可能有稳定的资产收入或参与资本市场投资,在经济低迷中反而受益。

(二)消费习惯与心理

部分消费者仍然保持高消费习惯,特别是在中高收入群体中,消费是身份认同的一部分。购买奢侈品不仅是实用需求,更是为了满足心理和社交需求。

在一些情况下,消费者选择用分期付款等方式支持高消费,以维持生活方式不变。

(三)经济表现的行业差异

尽管整体经济可能面临挑战,但某些行业仍然表现良好。如科技、金融、房地产和出口导向型行业在许多情况下,保持增长。相对下,一些低收入行业如农业和服务业受冲击更大,贫富差距因此加剧。

(四)全球化与货币波动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开放型经济体,货币贬值使得本地产品对外国市场更有竞争力,但同时也增加了进口产品的价格,而依赖进口商品的中下阶层受到的压力更大。

富裕阶层因资产配置更为国际化,可以通过外币资产对冲贬值风险,从而维持消费能力。

(五)疫情后报复性消费

随着疫情限制放宽,许多人开始报复性消费,尤其是旅游业的复苏和社交活动的增加。一些家庭可能选择动用储蓄或提前安排计划,导致我们看到许多人外出旅游、消费豪华商品。

(六)社会和媒体对消费的放大效应

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更容易看到他人的消费行为。例如,高端餐厅和旅游的照片往往被频繁分享,这可能导致一种消费夸大的“错觉”。

事实上,大多数人可能选择了更加理性的消费方式,只是他们的行为不易被广泛关注。

(七)经济困境的不同表现

经济“差”并不一定全面体现在所有领域,虽然生活成本上升,但部分政府政策(如补贴、税务减免等)可能缓解了一些特定群体的压力,使得大家在某些消费领域仍有余力。

经济低迷时,受影响最大的是低收入群体和小企业,并非所有人。经济感受因人而异,即使总体经济数据改善,也不是所有人都在困境中。有些人仍能享受高消费,但这并不表明经济整体情况良好,凸显了经济的不均衡。

这种矛盾现象也提醒我们,讨论经济问题时需要更全面的视角,而不是仅仅从个人观察出发。

在未来,如何缩小贫富差距、优化资源分配是改善这种现象的关键课题。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