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5日訊)新加坡一名67歲的全科醫生從小癱瘓,只能以輪椅代步,甚至在2009年確診罹患第4期血癌,但他沒有放棄熱愛的運動,50年來征戰了逾百場馬拉松賽事。
《8視界新聞網》報道,陳建民兩歲時患上小兒麻痺症,從此雙腳癱瘓,日常生活需要依靠輪椅。
ADVERTISEMENT
但他沒有停滯不前,而是攻讀生理學和醫科的學位,還從16歲起用輪椅“奔跑”,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
身殘志堅坐輪椅跑馬拉松
@8world.news 從小癱瘓以輪椅代步,罹患血癌戰勝病魔,67歲全科醫生奔跑50載,已經征戰逾百場馬拉松!#新加坡 #sgnews #marathon #wheelchair ♬ 原聲 – 8視界新聞網
他起初用輪椅只能跑數百公尺短距離,後來越跑越長、越跑越遠。
他23歲時參加新加坡馬拉松賽,在4個小時跑完42.195公里。他是新加坡首名輪椅馬拉松運動員,之後還代表新加坡參加1988年首屆殘奧會。
他在2009年確診罹患第4期血癌,進行了化療和骨髓移植,康復後重拾奔跑的愛好。
半個世紀來,他輾轉多地,參加了一百多場馬拉松賽,持續為殘疾運動和殘疾群體發聲,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和參賽,為慈善組織籌集了超過1800萬新元(約5978萬2140令吉)款項。
根據早前報道,去年1月31日至2月6日,陳建民跨越了七大洲,成為全球首名在7天內完成7場馬拉松賽的輪椅運動員。
退役後復出訓練並不容易
他受訪時說,當時是為了紀念運動生涯50年的里程碑,雖然途中遇到很多困難,包括缺乏睡眠和輪椅故障,幸好都順利克服,最終創造紀錄。
他對此非常高興,並決定退役。
不過,休息1年又8個月後,陳建民感到健康大不如前。
由於減少運動量,而且長時間坐在輪椅上,他的皮膚開裂感到疼痛,血壓增高,體重增加,於是考慮重拾運動。
恰逢上個月慶祝血癌痊癒15週年,他決定復出,報名參加12月1日舉行的渣打銀行馬拉松賽。
恢復訓練並非易事,陳建民發現自己發胖,無法坐進狹窄的輪椅車裡,只好先減肥,並用其他輪椅鍛鍊,而且很快就氣喘吁吁,甚至無法舉起5公斤重的啞鈴。
此外,身為醫生的他工作繁忙,只能每天在上班前或下班後抽空練習。
“在診所很忙,所以我(每天)抽出的時間只有20分鐘。不需要很長的時間,這20分鐘好好練習,所以是有效果的。”
他數週前奔跑了一半路程就停下輪椅,但現在體力恢復,健康狀況也有好轉,對順利完賽充滿信心。
他查看上述馬拉松賽的路線後,發現有兩大挑戰。
首先,是位於新加坡奧菲亞路和安德遜橋的兩個長距離的大斜坡;其次,是在多個路口需要把一公尺多長的輪椅迴轉。
他近期也針對這兩個方面加強訓練,包括在清晨穿著反光背心,於偏僻道路的斜坡練習爬坡,以及在多層停車場練習迴轉。
希望為有需要群體籌款
他的個人最好成績是1小時40分鐘,他希望這次能跑進2小時20分鐘。
他說:“目標不一樣了,年輕的時候可以說,我要趁這個機會打破紀錄,爭取金牌以得到光榮。但是,現在跑馬拉松是我的興趣而已,是為維持健康。我的目標是借馬拉松籌錢,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他表示,15年前在新加坡國大醫院接受血癌治療時獲得很多人幫助,因此這次參賽希望為有經濟困難的癌症病患籌款。
陳建民說,馬拉松不僅關乎一個42.195公里賽程,更關乎堅韌、希望和永不放棄的力量。
對他來說,馬拉松不只是一項體育,同時象徵著他的人生旅程,其中的斜坡、彎道和障礙,就像是他一路走來面對並克服的困難。
“我們人生的路程,很重要的就是,要找到你最有興趣的事情並集中精神。最重要的是要有目標,不要放棄,要一直追求這個目標、這個願望。”
他也鼓勵大家培養運動的習慣,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需要很長的時間,只要你抽一點點時間,但是要有耐心。如果你能夠每天花10至15分鐘時間鍛鍊,你會發現(這)對身體、對體力、對生活素質都有好處。”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