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8日訊)“無紋不成玉”、“寧買一條線,不買一大片”、“一分水、二分色、三分工”,這些買翡翠和玉石的口訣,在越來越多的翡翠直播中被分享,但這些教人分辨好翡翠的口訣,往往只是騙子讓苦主入局的開始。
《新明日報》報道,翡翠和玉石買賣,以往都是“眼見為實”的生意。但一場冠病疫情,改變了經營和消費模式,讓不少翡翠和玉石商家做起網上直播,他們不吝嗇分享自身多年買賣好翡翠的經驗,成為吸引流量和顧客的噱頭。
ADVERTISEMENT
但也正因為如此,讓一些騙子有利可圖,他們也開直播說得頭頭是道,但出售的卻是以假亂真的假翡翠或玉石,令不少獅城消費者也上當。
而所謂的假貨,或是玻璃仿翡翠、大理石仿玉,由綠色樹脂製成的人造翡翠,以及由塑料與合成石模仿翡翠或玉石的外觀等。
新加坡珠寶鑑定師受訪時也表示,注意到過去數個月來,顧客送來鑑定的翡翠和玉石,發現是假貨的比例增加了兩三倍,情況令人擔憂。
一家珠寶學院創辦人曾春光表示,經過歸納,他發現這些有問題的翡翠或玉石,都源自“五假”手段,令他非常擔心會有越來越多人受騙。
這5項假手段包括:“假證書、假網站、假承諾、假產品及假場景。”
據他了解,獅城受害者大多是通過社媒上的直播,以為直接向國外的直播主下單有優惠,孰料卻恰好掉進騙子的圈套。
“為了取信於受害者,直播主一般上都會在直播中聲稱若是買到假貨,就會假一賠三、甚至賠十,但一旦顧客投訴買到疑似假貨時,騙子就會將人拉黑,形同假承諾。”
他指一些直播主會選擇在所謂的礦場旁做直播,旁邊還站著數名緬甸工人,有者甚至會現場開石或磨玉,讓人相信他們真的是直接從原產地進貨,所以價格才能這麼便宜。
若顧客仍持懷疑態度,直播主還聲稱能為每個翡翠和玉石都提供珠寶鑑定證書,印有多個國家正規單位的認證。
“他們會跟你說,在鑑定證書上面還有一個QR碼可供掃描,當顧客掃描後,上面還會出現該產品的防偽信息。實際上,這些證件和網站都有可能是偽造的,當一個不知情的人在面對如此真實的場景,上當的幾率就高。”
曾春光表示,以前每個月只有約10個案例是假貨,今年越發嚴重,過去幾個月送來鑑定並被發現是造假的案例,增加了兩三倍,如今每個月有逾30起。
“有的受害者不是隻購買一兩件,而是一口氣買幾十件玉器,每件價格介於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
語言相通 盯上新馬印愛好者
語言相通,加上距離遙遠不易維權,不法分子喜歡向新馬和印尼的愛好者下手。
曾春光指出,由於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都有不少人會說中文,也因此成為這群直播主的目標。
“早前就有一名來自峇淡島的印尼人,當時他在朋友的勸說下帶著七八個翡翠和玉石前來鑑定,結果發現全都是假貨。”
他指一旦顧客發現貨品造假後,一些賣家就會假裝要求他們將貨物寄回去,最後會說沒有收到貨來打發顧客。若想通過法律途徑也非常繁瑣,加上賣家在國外,也難以追查,不少人只好當花錢買教訓。
“有很多人都誤以為以低價買到好貨,收藏起來後過一段日子就會漲價,抱著‘悶聲發大財’的心態,但實際上他們買到的可能都不是真貨。”
設局中局 化身“正義達人”
直播時設“局中局”,讓人假扮顧客參與競標,也化身“正義達人”揚言幫助受害者發聲和舉報。
據記者觀察到一些疑似造假的直播,發現直播主推出商品期間,往往氣氛非常緊張,大家都會爭相出價競標心頭好;有時一些非競價物品,也在數秒內就被人下單搶購。
據業內人士透露,其實這些都可能是直播主找來的“託”,他們非常瞭解顧客的心理,除了聲稱貨源便宜外,還會說是因為經濟不好,才將好貨甩賣。
這些產品一般上都是採用競標的方式,直播中就會有一些貌似很心急的顧客,不斷出價去搶。在這種情況下,受害者為了買到產品,也會急著出價,但實際上正在競標的另一群人就是“託”。
而另有一些直播主,他們會呼籲此前買到假貨的受害者站出來,並聲稱能幫他們舉報和打假,但其實他們也是詐騙份子。
“通過這種話術,正在觀看的人自然認為直播主既然肯協助舉報,自然不會是騙子,就卸下心房跟他們購買。”
如何辨別翡翠等級?
曾春光表示,翡翠分為4級,A貨是天然未經過任何人為處理的翡翠,當石頭開採後,就拿去拋光雕刻,有天然的顏色和質地。
B貨:若翡翠中存在雜質,就會拿酸和鹼去漂白,當漂白完成後,翡翠原本緊密的結構就會被破壞,鬆軟且充滿空隙,賣家就需要加入透明的硅膠,雖然顏色漂亮,但價格一般都很低
B+C貨:當拿B貨去進硅膠後,發現顏色依然不美,就需要再人工染色,一般上都是先將翡翠加熱,再局部放到染料中,使顏色順著裂隙進入翡翠。而C貨則是純染色的玉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