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7日訊)新加坡8家提供急症治療的公立醫院過去3年來陸續上調醫院收費。其中,急診科費用上漲約18.5%至34%,遠高於上一輪的漲幅。
《聯合早報》對比8家公立醫院刊登在網站上的各類收費,發現從2021年12月至今,所有醫院都把急診科治療費調高21元5角(新元,下同;約72令吉)至41元(約136令吉)。目前的收費介於137元5角至165元。
ADVERTISEMENT
根據《聯合早報》早前報道,從2019年12月底至2021年12月,急診科治療費調高了6元至7元,增幅介於4.8%至5.8%。
急診科一直是收費調整幅度較大的部門,其中擁有最繁忙急診部之一的樟宜綜合醫院,收費上調33元,至165元,是8家醫院中收費最高的。
樟宜綜合醫院發言人指出,病患在急診科接受的治療消耗了大量資源,加上費用上漲,醫院必須逐年提高收費,以維持急診服務的質量。
除了急診科治療費,各家醫院過去三年也調整了專科門診費和住院費。
新加坡衛生部從2022年11月1日起,為住院治療落實新的津貼框架,把公共醫院B2和C級病房津貼框架劃一,但津貼幅度保持在50%至80%。急症醫院住院治療津貼也將按照每月人均家庭收入,而不是個人月入計算。
C級病房收費上調16.3%至31.7%
在新津貼框架落實後,C級病房最多80%津貼頂限保持不變。與2021年的津貼後收費對比,現有收費增加6元5角至13元,增幅介於約16.3%至31.7%。
B2級病房所享有的最高津貼則從之前的65%提高到目前的80%,而扣除最高80%的津貼後,各大醫院網站上如今刊登的收費,反而低於2021年的收費。
專科診所門診護理的新津貼框架則於2023年1月1日生效。津貼幅度從之前的50%至70%,調整為目前的30%至70%。
各大醫院之前在網站上刊登的門診收費,只顯示最低50%津貼後的收費。根據衛生部現有的要求,醫院須依照現在介於30%至70%的津貼,公佈津貼後的費用範圍。
國立健保集團(NHG)首席人力資源總監邱瑞蘭受訪時指出,這可提高收費透明度,使醫院人員能夠更好地向病患解釋門診費用。
三大醫療集群:因醫療成本上漲 分階段上調醫院費用
邱瑞蘭說,冠病疫情後面對的高通脹壓力,是導致醫院費用上漲的主要因素。這對醫療用品、設備、高強度清潔和水電費等成本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此外,為了服務日益增多的病患,基礎設施的改善和擴建也須花費一筆費用。國立健保集團旗下的醫院在過去超過一年分階段調整收費,以儘量減少對病患的影響。
國立健保集團旗下的公立急症醫院包括陳篤生醫院、邱德拔醫院,以及今年7月舉行開幕式的兀蘭醫療園。
巽伽婆國立大學醫學組織(NUHS)集團首席財務總監黃仕敏指出,國大醫學組織定期審查醫院收費,以確保醫院能繼續為病患提供優質和便捷的醫療服務,並同時考慮到運作成本和通脹問題。
國大醫學組織旗下醫院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黃廷方綜合醫院和亞歷山大醫院。
黃仕敏說:“我們在過去3年裡對收費進行了調整,以應對近年來較高的通脹壓力,並在對病患產生的影響和保持醫療質量需求之間取得平衡。我們的收費與其他醫療集群相似。”
新加坡中央醫院財務總監汪國安說,醫院定期對資源展開評估,以讓醫院隨著人口老齡化和醫療保健需求的增加,繼續滿足新加坡人的需求。這包括確保醫院擁有合適的人才、設施、醫療設備和科技。
盛港綜合醫院發言人也指出,醫院定期審查收費標準,以應對多年來不斷上漲的醫療成本。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