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28日,《星洲日报》在封面头条的独家报道中披露,“疫情后遗症,保费狂飙,乐龄保客断保率恐增加”。
该报道指出,年复一年,涨了又涨的保费,让民众叫苦连天,其中一名年逾60岁的读者申诉:他的保费从去年的5913令吉(以下省去“令吉”两字),调涨至明年的8869,涨幅高达50%。而在2017年时,保费才2021。换句话说,从2017年到2025年,短短的8年期间,保费涨了约390%。
ADVERTISEMENT
保费调涨,古已有之,以今尤烈。笔者早年就有投保,先后买了3份保单,其中医药险,于70岁时,因保费涨得太离谱,没续保。一晃十多年,因命溅,没大病,省下一笔保费。
太太也买了3份。医药险,从20年前的1500,涨至目前的5500,明年满期,除非缴“天价”的保费,否则就得听天由命、自求多福。
费解的是,太太那份终身寿险的保单,近期查阅保单内容,写明满期时,可领回约20万,可是,对比近期收到的通知书,发觉再过几年满期吋,仅能拿到10万,少了10万。
向代理询问,答道:当时是“估计”的数目,并非实数。随着公司不断调整保单政策,所以目前只能拿到当下计算的数目。而且,你无处可申诉和控诉,只能认命。
保费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项不小的负担。
比如说,一家四口,夫妇约40岁,各买一份医药险和寿险,每人保费4000,合共8000。2个小瓜,10岁左右,也各买一份医药险和寿险,保费不便宜,每人也须4000,合共8000,这一来,一家四口,一年的保费共1万6000,平均每月约1300。
若还要赡养父母,恐怕不是一般的家庭可以负担得来。只好去新加坡打工赚血汗钱,或少买保单,希望得到上天的眷顾,不发生意外。
保费飙涨,保险公司的说词是:自2020年冠病疫情后,索赔案例多而且高,加上通货膨胀等,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水涨船高,涨价难免。问题是:调涨与索赔成正比吗?比如说,索赔率增加一成,保险公司增加多少,会不会乘机增加至一成半,甚至两成?追求更高的利润。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保客任人宰割,而政府有没有严格管制呢?
早就有传闻,某些私人医院,往往向有购买保险的病患,建议做某些没必要的昂贵检查,看了上述28日的报道,才知道确有其事。这些缺德的行为,让人们常说的“医者父母心”、“悬壶济世”等美德荡然无存。
私人医院收费昂贵,兹举例说明。
不久前,知悉老友黄循积卧病在床,上个月21日去探望他。看到我,他很高兴,毕竟我们是超过一甲子的老朋友了。谈了一个多小时。从年轻的往事,聊到他的近况,他耿耿于怀,希望他的博士论文早日出版,还说要送我一本。不过,谈久了,发觉他的精神有点恍惚,健康欠佳。 据他的太太洪慧娥告诉我,循积近年健康每况愈下,期间,在私人医院动过几次大手术,也请过中、西医到家治疗。她没透露花了多少医药费,但可想而知,最少是几十万。
今年初,到笨珍看望郑祥瑞,也是几十年的老同学。他说,近年,好几次到吉隆坡看病,总算保住生命,但也花了几十万。对经济不是太充裕的人来说,怎能负担得起?有人感叹说可以死,不可以大病。确实如此。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如何,笔者还是认为保单还是得买。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买了,毕竟有保障。这就是现实。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