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4日訊)新加坡佛教總會會長廣品大和尚說,在世界進入人工智能時代之際,人們更需要正信佛法,以抵抗高科技網絡衍生的歪道邪見。
也是新加坡竹林寺方丈的釋廣品是於昨晚,在和麗園的麗園國際展議中心舉辦的《藥師誕音樂供燈祈福法會》上,為信眾開示時,如是指出。
ADVERTISEMENT
上述法會由馬來西亞佛教文化藝術協會製作,協辦單位包括古來智願精舍、新山聖慈寺及士姑來大願講堂等10個佛教團體;除了慶祝藥師佛誕,也籌募祇園修心院營運基金,廣品法師為這家座落於馬六甲之僧伽護理中心的創辦人。
他說,現今科技發達,網際網絡與人工智能的運用大行其道,但人類的世界也出現越來越多似佛非佛,顛倒黑白的事物。
“按照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有一天它也許可以自行演變、自己思考,甚至更改程序,到時將是人類的災難。”
因此,他認為唯有秉性正見佛法的內外清浄,才能讓世界和諧與和平。
另一方面,在解釋當晚的法會主題時,廣品和尚說,祇園修心院的成立,恰好完全符合《藥師佛十二大願》的含義,而他本身則是希望,通過創辦祇園來與世間眾生結善緣。
他說,根據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藥師佛曾發下十二個大願,願世間眾生內外清浄如琉璃,身善安住,無災難凌辱,得以遠離種種病苦。
他強調,藥師佛的大願,是依據眾生的需求而發出,最終的目的是為解決人們心理和生理上的問題。
“所謂佛有願,眾生得渡,無論我們修的是什麼願,最終是為讓眾生得益。”
為此,他表示,當他在30年前,眼見身邊許多年邁的出家僧人貧病無依,心中就發願要成立一家專門為孤苦無助的僧伽服務的護理中心。
較早前,廣品法師接受記者訪問時指出,除了有固定廟宇住下的僧人,許多出家眾或修行居士晚年都是孤身一人,一般的療養院也缺乏佛教的氛圍,而祇園的建立,則讓貧病的僧眾在接受護理之餘,也能安心持佛道,尤其在生命臨終前,過上有尊嚴的日子。
據他指出,位於馬六甲的祇園自2021年9月啟用以來,已為逾30名僧人提供護理及復健服務,除了國內各地,也不乏來自中國、新加坡和其他亞洲國家的僧侶。
除了護理中心,他披露,祇園也善用設施,開辦保健課程及書法班,為民眾提供一個身心靈保養的空間。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