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在首相兼財政部長公佈我國2025年財政預算案後,身邊很多朋友不只不開心,更多的是擔憂。這究竟是怎樣的財政預算案,會讓那麼多人擔憂呢?
ADVERTISEMENT
首先,政府宣佈將最低薪資政策從1500令吉提升到1700令吉,意味著全國最低薪資漲了13.34%。羊毛出在羊身上,這增加的成本將加在消費者身上,同時將會帶來一連串的後續效應。
舉個例子,如果工廠管工原有的薪金是1700令吉,操作員是1500令吉,在最低薪金制落實後,操作員的工資漲至1700令吉,是不是意味著管工的工資也應該調漲?後續還有組長、副經理等著調整工資。這對企業,特別是工廠而言,將是個可怕的數額。
不僅如此,2025年財政預算案中的強制外勞繳納公積金,同樣表示有聘請外勞的公司或工廠,都需要為外籍員工額外繳付13%的公積金。數據顯示,此舉會惠及全國約230萬名外勞,但最低薪金的調整加上公積金,企業的營運成本將提升最少26.34%。
大家好不容易熬過了2024年的物價大漲潮,如今,預料大家又要再次硬著頭皮,面對2025年的另一波漲潮了。
最讓人懊惱和質疑的是,究竟團結政府有沒有優先考慮到馬來西亞人民真正面對的問題?
根據公積金局的數據,我國有超過1000萬人不獲公積金保障,尤其網絡平臺送餐員,都沒有公積金。平臺利用法律灰色地帶,即所謂的法律漏洞指出,罔顧送餐員的安危。
送餐員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趕在時限內送餐,除了賺取屬於自己的佣金,也為平臺賺取豐厚的利潤。但如果不幸發生意外,他們只能自行承擔所有醫療費用,也完全沒有獲得平臺保障。送餐員連公積金都沒有,如何來談養老退休保障?
2025年財政預算案令許多人憂大於喜。對於商家來說,東西貴來貴賣,成本的提升都能加在消費人身上,只要能熬過一段時間,就能繼續營運下去;對於受薪人群而言,這些政策逐步削弱了他們的購買能力,因為越來越多的東西已不再是平日可負擔的。
當人民購買力下降後,市場將進入一輪洗牌階段。沒有能力熬過過渡期的小商家將可能被淘汰出局,而打工一族也將面對負擔持續加重的壓力。所謂的貧富不均的社會現象問題也將可能更加白熱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