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8日訊)新加坡政府計劃在2026年推行中醫師認證框架,協助辨認具有較高專業能力水平的中醫師,也以此框架作為擴大健康SG計劃的基礎,讓中醫師為計劃盡一分力。
《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於昨晚出席大眾醫院的50週年慶祝晚宴時透露這個消息。
ADVERTISEMENT
他同時宣佈,中醫管理委員會將調整國內中醫師的註冊考試模式,讓中醫課程畢業生的評估過程更精簡。
中醫師認證框架的目的在於辨認具有更高專業能力水平,並能夠提供更優質護理的中醫師。框架必須符合中成藥和針灸等特定服務的管理條例,預料將涵蓋護理服務和中醫師管理機制,以及適當護理與安全程序。
獅城至今已有超過3400名註冊中醫師,其中約65%還在行醫。
衛生部接下來幾個月,將邀請中醫服務業者參與實地考察、模擬審核和對話會,以更好地擬訂認證標準。當局希望通過這些交流來進一步瞭解中醫服務和相關的運作考量。
王乙康認為,中醫師接受認證應屬於志願性質,而認證可用來確認中醫師是否符合資格,可加入擴大後的健康SG計劃。
有鑑於中醫採用全面調理與護理手法,並重視預防性護理,加上許多新加坡人選擇中醫服務,王乙康認為,政府必須整合健康SG計劃和中醫服務,儘可能讓更多人獲得高水平及合適的預防性護理。
王乙康:鼓勵更多人加入計劃 中醫師會是有效觸點
王乙康說:“既然有五分之一的新加坡人向中醫師求診,中醫師會是鼓勵更多人加入計劃的有效觸點。以大眾醫院為例,每個月上門求診的病人多達1萬5000名,中醫師們可以鼓勵他們加入健康SG。”
從概念上來說,中醫師可把病人轉介給全科醫生,接受獲得全額補貼的疫苗接種、醫療檢查,以及慢性病管理服務。病人同時繼續接受中醫師的照料,包括調整生活習慣。
王乙康說,建立中醫師和全科醫生之間的夥伴關係必須循序漸進,並採取實際的方式,當下能做的有三件事。除了推行中醫師認證框架,衛生部將諮詢全科醫生和中醫師,探討可行的合作模式,以劃分兩者之間扮演的角色和工作流程。
中醫機構可與西醫全科診所 探討合作可能性
中醫機構也應該與志同道合的西醫和全科診所接觸,探討合作的可能性。王乙康指出,政府通過健康SG計劃提供的津貼要如何分配,會是一個阻礙合作的敏感課題。“但我相信,中醫界和西醫界都會有人願意合作。如果雙方能針對擴大健康SG計劃的合作模式提案,包括病人管理和費用分配方面的建議,會是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王乙康也談到把中醫治療引進主流醫療保健系統的挑戰,也就是在綜合診療所和公共醫院提供指定中醫治療,讓病人能獲得政府津貼和動用公積金保健儲蓄支付診療費等。
他以中國、香港與臺灣三地的經驗為例說,醫院通常同時提供中西醫服務,但也認可醫療保健政策一般以西醫系統為基礎。“儘管中醫有千百年的實踐與經驗,仍須符合主流體系的規範,才能融入體系中。”
不過,許多中醫研究已經為不同治療的有效性提供臨床證據。新加坡政府能以這些臨床證據為基礎,在公共醫療機構內設計監管沙盒來發揮中西醫的協同效用,而一些公共醫療機構已在著手研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