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吃煎魚,吃前會特別敏感有沒有附送半粒酸柑。一個人還好,同座的往往一言不發,興奮的像稅務局般的把柑擠到渣都化為雲煙。爽脆的鮮魚變得又軟又酸,來不及吃到原味就被人“提升味蕾”了。餐桌人性,看人擠酸柑最有趣。
ADVERTISEMENT
主菜少不了滷味。這裡的滷汁沒有太重五香粉的毛病,也吃得出有滷膽加持(多番使用熬製的老滷水,歲月沉澱後滷味醇郁的幕後功臣)。基本功有了,這獨特風味就是粥店的招牌。
循眾口味要了滷鴨,不解為何菜單說是“碌鴨”。錯別字還是另有典故?還待高人指點。可惜鴨汁畫蛇添足勾芡加糖,嚴重扣分。不敢多吃,鴨乃痛風黑手,留給經得起風吹雨打的年輕人。
熟魚用的是老好甘望魚,細心去了頭骨內臟,符合懶人要求。
這魚的腸特苦,吃得苦中苦的老饕特愛,個人還沒到這個境界,謝了。就嫌煎得過乾,這是大馬人標準口味,煎魚要焦香乾脆,還要點辣椒醬。老派潮州人,是堅持室溫才吃到原味的。
先父有這個習慣,家裡只有妹妹繼承這個優良基因,還要待到魚體帶點溼潤濡滑。佩服。
其他值得記錄在案的小菜,留待下期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