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與柔佛的關係十分緊密,1890年,柔佛蘇丹阿布峇卡在剛落成的泰瑟(Tyersall)王宮舉行“便宴”,以接受中國皇帝授給的“雙龍一等勳章”,受邀出席的華人頭家極眾,那是他們歷來最大的聚會之一。
中國領事在會上解釋,中國皇帝授以柔佛蘇丹勳章,是以紀念柔佛政府對居住在其領土上無數中國帝國臣民的關愛,同時也感激蘇丹,對中國發生大水災面臨饑荒的災民捐款救濟,所顯示的善意與同情。
ADVERTISEMENT
蘇丹則回應說,華人對國家發展的貢獻極大,如果沒有華人,柔佛就不會有今天,甚至不存在,這是毫不誇張的。
他又說,在柔佛的中國皇帝子民,是他的好朋友,也是柔佛人民的好朋友,只要他們繼續居住在這裡,對幸福與繁榮將永遠不會有任何憂慮。
這是摘錄自宋旺相所著的《新加華人百年史》一書,頁237。
這就是筆者多年來一再強調的一句話的依據:沒有甘蜜,就沒有華人,沒有華人,就沒有今天的柔佛。
134年前,蘇丹陛下與中國領事,看不到甘蜜對柔佛今後發展的重要,所以他們提也沒提到,那是正常的。
但,在甘蜜消失後,重新研究甘蜜時代的柔佛,才發現甘蜜對引入華人來到柔佛之重要性,而華人也在促進柔佛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所以,新山市政廳的市徽就有了甘蜜與胡椒,一些街燈的飾物也以甘蜜胡椒為主,大王宮的圍籬鐵製飾物全用甘蜜與胡椒。
2024年10月6日,在新山市長拿督諾亞佔帶領下,市政廳第一次親自種上甘蜜與胡椒,地點位在紗玉河河畔。
這是一次意義重大的活動,標誌甘蜜與胡椒的歷史教育,官方已提至新的高度,這也誠如市長在他演說中強調的,不能遺忘一座城市的靈魂歷史。
華社更忘不了甘蜜與胡椒的重要性,知道沒有甘蜜與胡椒,就沒有今天的新山華人社會。
因此,2015年開始,一場由華社親自推動,重新翻種甘蜜,喚醒歷史記憶的活動就延續至今。
前陳厝港村長吳添成,是在家把甘蜜栽種成功的第一個人。之前他帶領的團隊,自己出錢出力,常往印尼巴丹島探尋甘蜜的下落,皇天不負苦心人,他成功了,並在家中栽種了甘蜜。2016年,柔佛潮州八邑會館董事會一多人,曾一齊到他家察看。
他也在2015年7月27日,在王宮官員安排下,帶領一批人,前往武吉士林大王宮栽種甘蜜。一年後,再重訪王宮時,甘蜜已高及人頭。
名為武吉甘蜜新村竟沒有甘蜜,甚至不知甘蜜為何物!這一情況終於改變了,在新山中華公會時任會長拿督斯里鄭金財率領下,翻種甘蜜的工作於2016年5月28日第一次走入華校。
當時隊伍來到的是武吉甘蜜建國小學,當天學校盛況空前,在場者在這一刻都成為歷史的見證人。
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於2014年推出的甘蜜展,是新山華社第一次舉辦類似的展覽會,內容豐富,圖文並茂,深受歡迎。
這一項展出,一連展出多年,對推廣甘蜜教育,也就是推廣新山華人歷史教育,發揮了極大作用。
新山中華公會轄下西北區聯委會,從2017年開始成立一個教育與推廣甘蜜委員會,多年來深入各地華小及華團等廣種甘蜜,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2019年再接再勵,出版了《甘蜜再現柔佛》特輯及影片,並於2019年10月8日舉行推介禮。
除上述活動外,2024年6月29日,歡慶柔佛長堤開幕100週年第二天,新加坡《聯合早報》組織的150人讀者訪問團,也到陳厝港探史尋根。
他們扺達時,陳厝港居民燃放鞭竹歡迎,雙方領導更在靈山宮前共種甘蜜與胡椒,重溫180年前,華人從新加坡進踏足陳厝港種植甘蜜與胡椒的歷史。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