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7日訊)新加坡國內虐童案中有不少是家長管教過度,處理這類案例的社區援助機構指出,孩子若犯錯,家長理應管教,但應著重教育孩子糾正行為,而不是將情緒或怨氣宣洩在孩子身上。
《聯合早報》報道,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於昨日發佈的首份家暴趨勢報告中指出,去年,社區機構處理的第一級中低風險新增虐童案中,7歲至12歲的小學孩童比率最高,佔約41%。第二級高風險虐童案,6歲以下學前幼童比率最高,佔約39.9%。這類由社會及家庭發展部介入的案件,受害者最常遭受的是身體虐待。
ADVERTISEMENT
虐童案例有不少涉及家長管教過嚴。
蒙福關愛屬下的兒童保護中心透露,他們接觸的案例包括孩子被藤條或皮帶鞭打。其代執行長韓雅憶說,有些家長面臨生活壓力,當孩子學業不達標,而他們管教孩子時無法控制情緒,不小心就會把種種不滿宣洩在孩子身上。
她指出,有些轉介到中心的家長誤以為,他們此後不能管教孩子或得縱容孩子的行為,其實不然。
“孩子若犯錯,家長應讓孩子明白做錯事的後果,但管教時若有過多情緒,更多是讓孩子懼怕,未必能有效地教育孩子什麼是正確的行為。”
情緒和精神虐待不易辨識 造成傷害未必更輕微
報告指出,情緒和精神虐待相對不易辨識,但所造成的傷害未必更輕微。
姐妹小宇(15歲,化名)和鳳鳳(13歲,化名)從小遭受父親的言語暴力,也常目睹父親與母親激烈爭吵,在充滿壓力和恐懼的環境中成長。
每當成績不佳,小宇得忍受父親長時間的辱罵,包括指她“沒用”、“無能”。有一回,父親為教導她數學,過了午夜也不讓她睡覺,還曾把她從椅子上推下來。
這名父親也要求妻女把家裡收拾得一塵不染,甚至不顧孩子隔天要上學,堅持她們做家務至深夜。母女三人默默忍受父親的不合理行為,直到母親有一回到醫院求醫,一名社工察覺她臉色焦慮,詢問之下得知她們家中情況,轉介她們到防止家庭暴力中心(PAVE)。
目前,母女三人不和父親同住。但遭受父親辱罵的記憶,時不時會浮現小姐妹的腦海,她們在社工的開導下,學習以積極正面的方式,舒緩負面的情緒,逐漸走出陰霾。
防止家庭暴力中心個案服務主任兼資深社工蘇曉芳指出,遭受家人情緒或精神虐待者,有時會自我孤立,內心創痛不容易被人察覺。“我們不妨多留意身邊的人,有時只要問對的問題,有可能鼓勵受害者說出實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