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2日訊)母親未婚生子,25歲的無國籍青年沒上過學、開不了銀行戶頭、找不到工作,如今盼能服兵役,獲得一個身份。
《新明日報》引述《海峽時報星期刊》報道,25歲的力克·拉菲祖萬(Ricqo Rafiezuwan)是853名無國籍人士的其中一人。居住在金文泰二房式組屋單位的他從未上過學,每天大部分時間是在金文泰組屋底層和公園裡度過。
ADVERTISEMENT
“我的生母是名未婚的無國籍人士,出生後我就被一對沒有小孩的本地夫婦領養,他們是我生母的朋友。由於沒有國籍,我沒辦法享有教育、醫療和買房的津貼。英語和馬來語主要靠自學,但讀寫部分仍需加強。”
拉菲祖萬說,養父是名清潔工,養母是家庭主婦。他偶爾會同居住在新加坡的生母碰面,對方已經獲得本地永久居民。
他向記者展示他的再版出生證明(birth extract),雖然上面寫著他出生於新加坡中央醫院,卻有一行標明“這個孩子出生時不是新加坡公民”。據報道,再版出生證明可替代丟失或損壞的原版出生證明。
拉菲祖萬2019年和朋友被警察攔截後,才發現自己是無國籍人士,後來尋求議員的幫助,才獲得特別通行證。他今年7月獲准在本地工作,卻因“無國籍身份”在求職方面處處碰釘子。
“養父母年邁,有健康問題,我想做工賺錢幫他們,但很難說服別人僱傭我。”
由於沒有上過學,拉菲祖萬缺乏自信,常覺得自己“愚蠢”。“我從來沒有去過學校,當他們談到小六畢業考試或其他類似考試時,我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
對於未來,他希望可透過國民服役,來提高獲得永久居民身份或公民身份的機會,並找到一份工作,為社會貢獻。
他有名新加坡籍女友,希望有一天能和她結婚,組建家庭。“我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更好、更聰明的人,不要像我一樣愚蠢。”
為逃種族暴力事件個案二
無國籍叔住獅城65年
潘先生(73歲)憶述,8歲時為逃避種族暴力事件,和母親與三名弟弟一同乘坐舢板船從印尼來新。
“我的出生證明是以印尼語和荷蘭語寫成,新加坡獨立後,母親帶著三個弟弟到有關當局登記,他們希望保留一名印尼籍的家庭成員,以便有需要時返回印尼,所以我當時沒跟著去,母親和弟弟們目前已是新加坡公民。”
2000年代初,他遇路障遭警方攔下後,被歸類為無國籍人士,並獲得了特別通行證,目前是名加油站員工,月入1750元(約5700令吉),和其中一名弟弟住在租賃祖屋。
“因為沒有身份我無法到銀行開戶頭,所以工資只能存入弟弟的戶頭。我從8歲就沒離開過新加坡,希望能儘快回到我的出生地民丹島丹戎烏班(Tanjung Uban)看看。”
潘先生先前曾嘗試申請本地永久居民證,但未成功,正向議員和律師求助。
無國籍婦靠政府津貼幫補家用
現年39歲的諾阿茲今(NorazikinOmar)是本地的其中一名無國籍人士。她憶述,自己的生母是馬來西亞籍的本地永久居民,生父則是新加坡籍。“我出生時父親正在監獄服刑。我不清楚我是如何成為無國籍人士,也許我的父母當時尚未註冊結婚,而母親當時也還是(未獲得本地永久居民資格的)外國人。”
目前住在義順一間二房式租賃組屋的諾阿茲今是一名家庭主婦,育有三名分別為6歲、8歲和10歲的子女。她的丈夫和孩子均為外國人,丈夫目前持有短期訪問通行證。“丈夫目前正努力獲得長期訪問通行證,以便能夠在新加坡生活和工作。”
由於目前家中經濟拮据,她目前可從社會服務中心獲得1200元的補貼,小孩的學費也將獲得教育部津貼。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