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7日訊)新加坡一名20歲青年隨朋友一起報名成為骨髓捐獻者,沒想到竟成為罕見的完美配對,躊躇是否捐獻之際想起亡父助人為樂的精神,毅然決定繼承其遺志,捐髓救人。
《新明日報》報道,嚴朝毅畢業於新加坡共和理工學院的人力資源和心理學專業,下個月即將服役當兵。年僅20歲的他是新加坡骨髓捐贈計劃(簡稱BMDP)下最年輕的捐贈者之一。
ADVERTISEMENT
他受訪時告訴該報,約兩年前上學時,正碰上BMDP來學校舉行路演,鼓勵更多人報名捐獻骨髓。他坦言,起初因為不清楚骨髓捐贈的過程和捐髓後的影響,內心猶豫不決,後來看到朋友們紛紛報名,他也就跟著報名。
沒想到一年後,他突然接到電話,通知有一個和他完美配對的病患,等著他的骨髓救命。“我當下很震驚,沒想到這麼快就能捐贈,更驚訝於非常罕見的完美配對。”
憶亡父助人精神
他把這個消息告訴媽媽後,媽媽震驚之餘,不免擔心捐髓可能存在的風險。在他決定是否要捐獻的幾天裡,他想起八年前去世的父親。
“雖然那時我才上小六,但爸爸的朋友和親人們告訴我,他總是在別人遇到難處時,願意伸出援助之手。”
嚴朝毅認為,如果亡父還健在的話,肯定會希望他捐髓救他人一命。
去年11月,嚴朝毅在新加坡理工學院繁忙的實習期間成功捐贈了骨髓,並拿了兩天病假休養。
他說,捐贈骨髓讓他感到從未有過的滿足感和成就感,並指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卻可能改變他人的一生,他也期待有朝一日能夠見到受益於他骨髓的病患。
強烈疲憊 骨頭刺痛 克服副作用不放棄
捐贈過程一度出現小插曲,但他堅持到底沒放棄。
嚴朝毅憶述,由於選擇用血液中汲取幹細胞(PBSC)捐髓,他須提前四天每天都注射粒性白血球刺激藥物(GCSF),刺激幹細胞大量形成,並以抽血方式捐贈幹細胞。
此過程中他經歷了一些副作用,包括強烈的疲憊和骨頭裡的刺痛感,這些不適在實習工作了一整天后更是明顯,但他知道這些副作用都是暫時的,他能克服它們。
到了捐贈當天,護士發現嚴朝毅的手臂靜脈不適合抽髓,所以不得不通過他鎖骨附近的靜脈插入針管。
他坦言,那一刻深深懷疑自己的選擇,但也很快意識到,他所經歷的不適都是值得的,正是這些點滴的時刻,讓他能夠拯救別人的生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