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特稿

|
发布: 2:48pm 02/09/2024

传统手艺

龙香

传统手艺

龙香

【特稿】改用模型引入外勞 龍香技藝改革求存

报导/李玉萍
摄影/陆家明、李玉萍
柔:封面【特稿】大龙香传统手艺逐渐失传 业者在变革中努力走出新天地
為兼顧生存與傳承,制香業現今已大部分由外籍勞工,按模型進行流水線生產;傳統手藝漸行漸遠。

(新山2日訊)曾經由工匠精雕細琢的龍香技藝如今多已失傳。為兼顧生存與傳承,本地業者引入外籍勞工,按模型進行流水線生產;儘管傳統手藝漸漸消逝,業者依然在變革中努力走出一片新天地。

大龍香曾經是工匠們純手工打造的傳統瑰寶,每一根香從選料、揉制、成型到晾乾,都凝聚了師傅們的心血與智慧,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工業化的衝擊,傳統手工藝的韻味漸行漸遠,取而代之的是標準化與半機械化的製成品。

ADVERTISEMENT

柔:封面【特稿】大龙香传统手艺逐渐失传 业者在变革中努力走出新天地
鄭添龍:走出疫情的陰霾,龍香銷量開始回溫。
鄭添龍:工序複雜原料昂貴

擁有40年制香經驗的鄭添龍(57歲)在接受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訪問時說,龍香的製作工序繁雜,所需原料也相當昂貴。隨著疫情後的物價持續上漲,香廠的運營面臨不小的挑戰。

他說:“過去幾年因疫情的關係,生意確實有受影響,直至去年才開始回溫,相信今年的訂單會更多些。”

柔:封面【特稿】大龙香传统手艺逐渐失传 业者在变革中努力走出新天地
本地制香業多年來面對原料及薪水上漲的壓力,逼使業者改變運營模式

但是,另一方面,他指出,香廠仍面對原料及薪水上漲的壓力,因此不得不改變運營模式,例如讓員工以承包的方式進行生產,取代了以往的固定薪資制。”

柔:封面【特稿】大龙香传统手艺逐渐失传 业者在变革中努力走出新天地
工友以人手操控切片機,將揉搓均勻的香泥壓平並切割(李玉萍攝)

另一方面,他表示,早期的龍香製造從粘粉糅壓、混合、雕塑龍造型到上色,全程依靠人力;但隨著向來負責雕繪龍頭的師傅,也即是其兄長正式退休後,這部分的工序已全面由模型取代。

柔:封面【特稿】大龙香传统手艺逐渐失传 业者在变革中努力走出新天地
以噴槍噴漆取代舊時的毛筆上色,同一時間可完成70支香,更省時省力

基於成本不斷上漲,他披露,香廠早於邁入2000年之初,即採用半機械化生產,純傳統手作只是偶爾為之。

柔:封面【特稿】大龙香传统手艺逐渐失传 业者在变革中努力走出新天地
裹上三層香泥的柱體需至少三四個月才能風乾,之後在表面塗上一層亮粉,使其光滑亮麗。一支香的主體才算大致完成

儘管如此,他強調,製作一支龍香的工序仍然十分複雜且耗時耗力,至少需要5個月才能完成。也正因為如此,香廠必須全年運作,即使在傳統淡季的農曆四月和十月也不例外。

柔:封面【特稿】大龙香传统手艺逐渐失传 业者在变革中努力走出新天地
以“八仙過海”為主題的大龍香,有一部份是鄭添龍的設計(李玉萍攝)

鄭添龍表示,目前位於烏魯地南工業區的香廠,是由其大哥在1982年創辦的,隨著大哥的退休,目前業務主要是弟弟負責;剛開始時,該厰只是生產小香,過了一兩年後,才轉做大龍香。

據他所知,目前新山區的香廠數量,應該不超過三家。

柔:封面【特稿】大龙香传统手艺逐渐失传 业者在变革中努力走出新天地
中元節必備的大龍香,以大二爺伯所持的法器為主題(李玉萍攝)
選用優質木材做香芯

在介紹龍香的製作流程時,他解釋,龍香的製作包括兩部分,即香芯製作和龍的雕刻裝飾。

龍香的製作首先要選擇優質的木柴做香芯。木柴必須具備足夠的強度和韌性,這樣才能支撐起整個龍香的重量。根據大龍香的規格,木柴的長度和粗細也有所不同。

柔:封面【特稿】大龙香传统手艺逐渐失传 业者在变革中努力走出新天地
龍香的主要原料是香粉,工人在粉中摻入粘合劑使之變成帶有粘性的香粘粉,然後與木屑混合,製成有粘性的香泥。

制香的原料是香粘粉,這是一種摻入天然香料和粘合劑的混合物。將香粘粉與木屑按照3:7的比例混合,製成有粘性的香泥。工匠們會以手工將香泥一層一層地裹在木柴上,形成龍香的主體。

柔:封面【特稿】大龙香传统手艺逐渐失传 业者在变革中努力走出新天地
工友們小心翼翼把龍頭香泥粘在香柱上

據他指出,每一層香泥的厚度大約為1吋。裹上第一層後,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來風乾。隨後裹第二層,並讓其風乾約3周至1個月。最後裹上第三層,等待完全風乾後,再在表面塗上一層亮粉,使其光滑亮麗。至此,一支香的主體已大致完成。

柔:封面【特稿】大龙香传统手艺逐渐失传 业者在变革中努力走出新天地
刻有龍紋的模板,是早年由鄭添龍的兄長親手製作(李玉萍攝)
用模具操作提高生產效率

在廠房另一角落,工人們熟練的操作著切片機,將混合均勻的香泥壓平並切割,然後,再將這些如膠片般平整的“香泥片”,鋪在刻有龍形紋路的模具上,用手輕壓使之印上龍紋。

柔:封面【特稿】大龙香传统手艺逐渐失传 业者在变革中努力走出新天地
已經完成龍造型裝飾的香柱,整齊排列在一旁,等待自然風乾。

最後,將龍形香泥組合在香體上,稍加修飾再依序噴上7種顏色,由其自然風乾即大功告成!

他表示,這般“照板煮碗”的操作,可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因為工人在一天內即可印出數十隻“龍頭龍爪”!

柔:封面【特稿】大龙香传统手艺逐渐失传 业者在变革中努力走出新天地
工友將香泥片鋪在模具上,用手輕壓使之印上龍紋,之後再用刀片順著紋路修飾圖形。(李玉萍攝)

“從前我哥哥是純手工製作,憑經驗雕塑出龍頭和龍身,一天最多隻能完成6條龍。”

柔:封面【特稿】大龙香传统手艺逐渐失传 业者在变革中努力走出新天地
純手工製作的大龍香,龍身順著香柱蜿蜒而上,形象更鮮明立體(李玉萍攝)

他說:“外勞不可能會畫龍,但是利用模型,他們就能輕鬆完成工作

記者採訪當天正值農曆七月間,鄭添龍指著工坊內10多排髹上青色、造型獨特的大香說:“這是為神廟慶祝中元節拜大二爺伯準備的,稍後就得出貨了,所以要開著風扇讓它加速乾燥。”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