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恐怖主義持續變化 三大威脅趨勢備受關注




(新加坡26日訊)全球恐怖主義形勢持續變化,其中幾個大趨勢尤其須受關注。
《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內部安全局於昨日公佈的年度新加坡恐怖主義威脅評估中指出,過去一年,東南亞區域內仍有恐怖勢力潛伏、國際恐怖組織“伊斯蘭國”企圖東山再起,以及極右翼極端主義抬頭,這些因素都可能為區域和全球局勢帶來變數。
ADVERTISEMENT
東南亞國家加大力度打擊恐怖主義
東南亞一直是恐怖主義活躍的地區,各國政府近年來加大反恐力度,一系列的反恐措施開始見效,抑制了本區域的恐怖主義增長勢頭,但仍有一些恐怖勢力蠢蠢欲動,防不勝防。
印尼去年共逮捕了近150名恐怖分子;截至今年6月的一年半以來,當地也沒有發生任何恐怖襲擊。
菲律賓全力打擊活躍於境內的阿布沙耶夫(Abu Sayyaf)組織,去年12月殲滅了該組織擅長製作炸彈的小頭目薩瓦加安(Mundi Sawadjaan)。
內安局報告,雖然東南亞各國積極應對,但本區域依舊受到恐怖主義的威脅。區域恐怖分子,尤其是那些向伊國組織靠攏的組織,仍保有韌性和很強的適應能力,足以發動襲擊。
例如在馬來西亞,一名青年受伊國組織暴力意識所驅使,今年5月對新山烏魯地南警局展開獨狼式襲擊。這顯示,伊斯蘭國在東南亞仍然具有影響力。
伊國組織試圖重建勢力
伊國組織正在試圖重組,以突破資金來源受堵,以及多名頭目被擊斃而陷入的困境。
據內安局評估,伊國組織和它的附屬組織仍保有在衝突地區內外發動恐怖襲擊的能力。
根據美國中央司令部研判,伊國組織正在力圖重新整合,它今年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發動的襲擊次數預計會比去年多一倍。
在伊國組織所有的附屬組織當中,最受注目的是曾成功在亞洲發動攻勢的“哈里發國-呼羅珊省”(Islamic State Khorasan Province,簡稱ISIS-K)。
伊國組織已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人口中紮根,並從弱勢群體中招募新血。
為了給領導層和基層補充匱缺的人手,該組織正積極地解救被關押在敘利亞拘留營的人員。有報道說,該組織營中的婦女向孩子灌輸暴力意識,為組織培養新一代成員。
極右翼極端主義崛起
極右翼(Far-right extremism)的勢力也日益壯大,在歐美構成了嚴重的安全隱患。
極右翼的特徵包括極端保守、極端民族主義、仇外情緒、種族歧視、恐同和恐跨性別者等。
至今有兩名新加坡人在受到極右翼意識影響後,自我激進化。一名印族少年在2020年被內安局拘留,一名華族少年則在去年接獲限制令;兩人犯事時皆為16歲。
至於在外國的案例,去年5月,一名旅居美國的20歲印度籍青年開著一輛掛有納粹十字旗的卡車,撞向白宮附近的防護欄。有報道稱,他的意圖是要推翻美國政府,建立一個類似納粹德國的獨裁政權。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