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大柔佛焦点

|
发布: 4:40pm 24/07/2024

生命教育

殡葬业

善终善别善生

生命教育

殡葬业

善终善别善生

【特稿】殯葬業改革先鋒宣導善終善別善生 破除誤解讓殯葬有溫度

报道/摄影:李玉萍(部分图片受访者提供)
*已签发* 柔【特稿】殡葬业改革先锋宣导善终善别善生  破除误解 让殡葬有温度
彭雪莉(右起)、彭錦萍、林錦星和黃康霖推動生命教育的堅持與熱情,感染了其他團隊夥伴。

(新山24日訊)他們是一批來自殯葬行業的改革先鋒,致力於通過講座,破除人們對死亡的恐懼與誤解,傳達善終善別善生的意義。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糾正年輕人進入這一行業時抱有的賺快錢心態,致力於刷新傳統殯葬業“賺死人錢”的刻板印象,重新定義這個特殊領域的角色。

ADVERTISEMENT

*已签发* 柔【特稿】殡葬业改革先锋宣导善终善别善生  破除误解 让殡葬有温度
彭錦萍:唯有通過教育,提升人們對生命的尊重,才可以坦然面對死亡。
彭錦萍:化解對死亡恐懼

6年前加入殯葬服務業的彭錦萍(49歲)日前接受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訪問時指出,希望把善終、善別和善生的理念帶入每一戶家庭,同時也希望新進的夥伴們能看懂自身價值和使命。

業界人稱Peggy姐的彭錦萍,曾從事保險業6年,並且擁有12年的診所護理經驗;她說:“我們父母或祖父母那一輩對死亡這話題非常避忌,他們認為死亡非常可怕,因為人死了會變成鬼,甚至有黑貓跳過還會屍變,這個觀念會代代相傳,形成人們對死亡的莫名恐懼。”

*已签发* 柔【特稿】殡葬业改革先锋宣导善终善别善生  破除误解 让殡葬有温度
彭錦萍早在2012年接觸善終善別善生,之後花了7年的時間來消化,再加上自己的經歷,讓她終於能站在臺上詮釋這個生死議題。

入行多年,至今仍烙印她腦海中的某個場景,也讓她更加堅定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故事的開始是這樣的,殯儀館的遺體處理室外,四名剛失去父親的子女等待亡者入殮,但在葬儀人員多番催促下,沒有一人願意進去瞻仰以作最後的確認。

*已签发* 柔【特稿】殡葬业改革先锋宣导善终善别善生  破除误解 让殡葬有温度
身為專業殯葬人員,為客戶作墓園導覽是彭錦萍日常工作之一。(受訪者提供)

“相反的,他們紛紛把目光投向我,使出了一個“Peggy姐,你去!”的眼神,當下,我只覺得很悲涼,死者明明育有兩男兩女,但去世後卻沒有任何一名孩子敢走近瞻仰,這很大程度上源自於人們對死亡的誤解與恐懼。”

她指出,死亡是每個人不可避免的事,但善終卻是所有人都可以追求的權利;而且也不限於生命即將結束的人。

因此,她認為,一個人在意識清醒下,能為自己做好後事的規劃,為自己負責到底,那就視為“善終”。

另一方面,“善別”的意義則在於對每段關係好好的道別,把愛說出口, 讓生命沒有遺憾,從而讓留下來的人得以“善生”。

她說:“死亡帶走的是生命,不是關係。人離開了,但關係永遠都在,每一段關係都是一種牽絆,然而不是每一段關係都能好好的告別,我們無法預測,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如果可以,請好好的道歉,道謝和道愛。”

*已签发* 柔【特稿】殡葬业改革先锋宣导善终善别善生  破除误解 让殡葬有温度
彭錦萍(後排中)帶領團隊夥伴參加臨終關懷導師馮以量(中)的生命教育講座。(受訪者提供)

因為生命無常,也提醒她努力的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善別這門功課,包括從小灌輸女兒生命總有完結的觀念,母女倆也每天早晚互相道愛。

“諸如此類的言傳身教,讓小朋友對死亡不再恐懼,即使有一天我不在了,她也能好好的生活下去,這就是所謂的善別與善生。”

*已签发* 柔【特稿】殡葬业改革先锋宣导善终善别善生  破除误解 让殡葬有温度
彭雪莉:積極參與培訓,學習各種與殯葬相關技能
彭雪莉:感悟生命脆弱

原是一名家庭主婦的彭雪莉(41歲)受訪時表示,加入殯葬業的初衷純粹為了養家餬口,並沒有偉大的使命感。

她說:“我本來就不是事業型女性,而是經歷婚變,一個人帶著4個孩子,必須想辦法活下去。投入殯葬業的原因就是因為時間自由,方便我照顧小孩。”

*已签发* 柔【特稿】殡葬业改革先锋宣导善终善别善生  破除误解 让殡葬有温度
感悟到生命脆弱的無奈,彭雪莉積極向身邊親友宣導生命規劃的重要性。(受訪者提供)

據其憶述,她是於冠病疫情蔓延、實施行動管制令之際入行,第一次自己接單,亡者竟是好友的哥哥,因不幸暴斃覆被確診,遺體須在一天內處理,看著家屬們措手不及又悲痛的場面,她自己也不由得陷入崩潰邊緣。

“其實我當時心情非常混亂,但還是強作鎮定協助親屬料理後事,可是一回到家立刻崩潰大哭,情緒久久不能平伏… …”

但是,她說,也正是這次任務,讓她體悟到生命的脆弱,更堅定了她勇往向前的信心。

“回想之前的自己,只是為了衝業績而簽單、也很抗拒處理喪事,無法體會善終善別善生的意義,也不明白這份工作對往生者和家屬的價值。”

*已签发* 柔【特稿】殡葬业改革先锋宣导善终善别善生  破除误解 让殡葬有温度
林錦星:新模式宣導生前規劃,擺脫傳統的惡性競爭
林錦星:推廣生命教育

18歲入行的林錦星(27歲)表示,現階段,本地就業市場的薪酬,難以抗衡新幣匯率1兌3.5的誘惑,也無法留住年輕人奔向彼岸的腳步。

“但殯葬業給的高佣金和時間自由,能吸引年輕的一群加入。”

作風務實的他也直言,本身也是在賺到理想收入之後,才逐漸認識到善終善別善生的重要性。

*已签发* 柔【特稿】殡葬业改革先锋宣导善终善别善生  破除误解 让殡葬有温度
除了日常工作以外,林錦星也常抽空探望那些年長而孤獨的老人。(受訪者提供)

除了推廣生命教育,他也積極推動面向代理家屬的說明會,這在南馬殯葬業也是首開先河。

“說明會的受眾以夥伴的家人為主,因為有許多家長其實不願意孩子從事這種特殊行業,我們希望通過分享會,為家長們揭開殯葬業的神秘面紗,讓他們瞭解孩子們正從事怎樣的工作。”

*已签发* 柔【特稿】殡葬业改革先锋宣导善终善别善生  破除误解 让殡葬有温度
林錦星以認真負責的態度打破人們對年輕人“辦事不靠譜”的印象,贏得客戶的信任。(受訪者提供)
盼青年勿不切實際

針對年輕業者愛利用社媒網絡“炫富”的現象,林錦星表示能夠理解,同時也認為是正常現象。

“以我本身的經驗,若一本正經分享殯葬業務或事業機會,通常無人問津,但換成“秀”豪車或支票,就馬上能吸引眾人眼球,證明這種宣傳確實有效。”

*已签发* 柔【特稿】殡葬业改革先锋宣导善终善别善生  破除误解 让殡葬有温度
在林錦星(前排站者右二)和幾位年輕領導者共創的團隊裡,有逾700名年齡介於20至35歲之間的代理,可見南馬區的殯葬市場是年輕人的天下!(受訪者提供)

儘管“炫富無罪、賺錢有理”,惟他強調,不能讓年輕人有不切實際的想法,以為加入殯葬業短期內就能月入百萬。

“我會明確讓他們瞭解,我賺多少與他們無關,重要的是他們想在這個事業上得到什麼成就,就得為自己的夢想努力。”

*已签发* 柔【特稿】殡葬业改革先锋宣导善终善别善生  破除误解 让殡葬有温度
黃康霖:現代年輕人不會盲目追求使命感,要先看到錢,才會產生使命感。
黃康霖:要有工作使命感

黃康霖(28歲)指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要享受優渥收入的同時,也必須付出“全天候待命,凌晨3點開工”的代價。

“從事殯葬業必須要對工作有使命感,才走得長遠,否則外面有很多可以賺快錢的金錢遊戲,不需要這麼辛苦。”

*已签发* 柔【特稿】殡葬业改革先锋宣导善终善别善生  破除误解 让殡葬有温度
黃康霖精通各項葬儀禮節,總是細心為喪事家屬打點一切。(受訪者提供)

他於2015年入行,當時年僅19歲,加入殯葬團隊主要是因為不愛讀書,但卻很喜歡群體生活。

他說,早期社交網絡不發達,他每晚在咖啡店派傳單,以“運動俱樂部”為餌,吸引年輕人出來一起打球,之後才慢慢掀開“底牌”。

*已签发* 柔【特稿】殡葬业改革先锋宣导善终善别善生  破除误解 让殡葬有温度
黃康霖曾於2019年修讀南方大學為期9個月的殯葬管理課程,是極少數持有專業文憑的殯葬從業員。(受訪者提供)

“現今網絡媒體發達,人們可以輕易知道和看到你在做什麼,甚至會主動詢問,所以在招人方面容易很多了。”

*已签发* 柔【特稿】殡葬业改革先锋宣导善终善别善生  破除误解 让殡葬有温度
團隊經常為新進組員舉辦各種活動、培訓及輔導,為年輕人營造有愛的氛圍,加強組織凝聚力。(受訪者提供)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