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评论

|

六日议言堂

|
发布: 2:00pm 15/07/2024

保险

医院

医疗

保险

医院

医疗

簡珮瑩 | 醫療通脹 人民是最終受害者

六日议言堂.东岸讲
文:简珮莹(丰盛港县议会县议员)

根據《2023年全球醫療趨勢調研》,我國醫療通脹指數已從2022年的12.9%,增長至2023年的13.8%。

導致醫療通脹的因素,可能是醫療技術的進步和治療成本的增加。新的藥物、手術技術和診斷工具的開發和使用,都會增加醫療服務的成本。同時,藥品價格的上漲和醫療服務的個性化,也是導致醫療通脹的重要因素。

ADVERTISEMENT

隨著醫療費的劇增,醫藥卡保費也水漲船高,這幾年我們可以注意到,保險公司逐年調整醫藥卡保險的保費,漲幅程度可以高達20%至50%,以致人民或因無法承擔超額保費,被迫提早斷保,直言發生事故時,就去政府醫院治療。

最終,政府醫院的醫護人員除了須承擔更多的工作量外,政府也須撥出更鉅額的補貼,以應付政府醫院的開銷。

我國政府診所從1960年便推行1令吉的門診費,一直維持到現在,就算入住政府醫院動手術或住院,費用也是非常低廉,所以馬來西亞的子民是幸福的。

如果無法承擔私立診所或醫院的費用,依然可以選擇在政府醫院得到完善的治療,然而政府卻為人民承擔極高額的醫療保健費用補貼。

政府的衛生系統撥款數額,從2006年的126億令吉,增至2024年的412億令吉,也是2024年財案撥款增幅最大的部門。

依據這18年的數據,衛生系統的撥款數額增加高達227%。

醫療保健服務是人民的必須品,人民無法負擔私立醫療服務,自然就會前往政府醫療機構尋求治療。

然而,目前政府醫護人員已經超額加時工作,工作壓力極大,導致近年來醫護人員的流失率不斷上升,許多資深的醫生和護士選擇離開公共醫療體系,轉向私立醫療領域或其他行業發展。

在嚴重缺乏醫護人員的情況下,公共醫療體系的整體醫療服務質量是否還能保持完善?醫療需求與供應無法達到平衡點時,儘管人民選擇了政府醫療機構,也未必會及時得到治療,最終的受害者還是人民。

如果無法有效控制醫療通脹指數,隨著人民對醫療保健服務的需求量逐漸提升,人民只能依賴政府醫療機構,政府將必須承擔更鉅額的醫療保健費用補貼,並影響財政支出,最後也是人民買單。

為了停止無限的惡性循環,政府應優先注重提升人民的保健意識,通過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幫助人民預防患上嚴重疾病,這是最直接能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和降低醫療需求量的方法。

此外,政府須管控私立醫療領域在藥物的盈利佔成本比例和醫檢服務的收費,合理的盈利才能讓人民可持續性地獲得平等的治療,也能讓私立醫療領域保持競爭力,以及減輕人民對政府醫療體系的依賴,平衡政府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和財務開支。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