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3日訊)大多數新加坡居民認為,導致貧困的主要原因是個人的行為和處境,只有少數人把貧窮歸咎於宿命。
《聯合早報》報道,根據新加坡管理大學和新加坡政策研究所週五(12日)公佈的家庭需求調查報告,參與調查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認為,導致貧窮的五大原因全都與個人行為和處境有關。
ADVERTISEMENT
近八成受訪者認為,造成貧困的部分原因是窮人在生活中面臨重大問題。
許多受訪者也認為,個人的行為,例如人們把錢浪費在不必要的物品上(71.5%)、缺乏理財能力(68.4%),以及不積極尋求改善生活(68.1%),也可能是導致貧困的原因。
在導致貧困的社會及結構問題方面,過半數(53.4%)受訪者認為,社會財富分配不均是其中一個原因。
高收入家庭更可能認為 貧困由結構性原因造成
值得注意的是,來自高收入家庭的受訪者更有可能認為,導致貧困的是結構性原因。69.7%的最高家庭收入群體認為,人們之所以貧困是因為社會財富分配不均,僅46.4%的最低家庭收入群體這麼認為。
調查顯示,四成受訪者認為,社會上較富裕者對窮人的幫助不足,以及社會不公平。不過,只有25.9%受訪者認為,政府對窮人的幫助不足,是導致貧困的原因。
此外,宿命論在導致貧窮的原因中排名最低。約兩成受訪者認為,貧困是因為個人命運或運氣不好所致;僅16.9%將貧困原因視為上天的旨意。
報告說:“這顯示受訪者普遍不相信貧困是由超自然力量預先決定的,因此貧困的狀況可以由窮人本身以及更廣泛的社會來解決。”
另外,同天發佈的新加坡政策研究所基本需求公眾認知調查報告則顯示,超過85%受訪者認為,新加坡低收入者的生活狀況,比多數其他發達國家的低收入群體要好。其中,15.1%受訪者對此強烈認同,僅3%強烈反對。
此外,逾八成受訪者認為,新加坡低收入者有努力工作的動力,並希望改善他們的處境。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