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创刊至今95年,一路走来有风有雨;我们经历过停刊的低谷,也迎接了复刊的重生。一路走来,我们也感谢派报业同仁的风雨同舟。
迎来95周年报庆,《星洲日报》访问了许多代理和派报员,让读者聆听他们与《星洲日报》的故事,以及述说彼此间仍在延续的缘分。
ADVERTISEMENT
巴罗代理黄清国的《星洲日报》派报生涯,要从上世纪60年代说起,
他自入行起,每日便不间断地派报,从骑脚车、摩托车,至今开车派报,令他不禁感叹,一晃眼竟已为巴罗村民服务了58年。
由于初中毕业后不知从事何种行业,他便于1966年开始从父亲手中接手售卖报纸生意,每日风雨不改地摸黑起身,挨家挨户地把一份份“新鲜出炉”的《星洲日报》送到订户手中。
今年已年逾70的黄清国在受访时透露,派报至今已有58年,期间共经历4任社长,而早前一人搭火车到新加坡位于罗敏申路的报馆面试时的景象,他至今历历在目。
“当时新币与马币汇率一样,刚接手生意,什么都不懂,拿着一张写着地址的纸,就到新加坡见发行部经理,就这样接手报业生意到今天。”
由于早期父亲售卖报纸,黄清国逐渐培养起阅报的习惯,每每放学回家,总是先拿起《星洲日报》,查阅当天的新闻,丰富中文词量,练就一手端正的字体。
他说,早年的报纸是从新加坡用火车运送到巴罗,而他刚开始负责的地区包括梁站、占美、圣德巴罗、彼格等,销量逾80份。
刚开始的巴罗报量需求不多,只有巴罗大街及附近新村需要派报,当时的他骑着脚踏车在巴罗派报,每份报纸20仙,一个月报费6令吉。
他回忆起早年为了刺激《星洲日报》销量,在当时领导们的帮助下,透过赠送报纸,来吸引村民们的注意,而销量结果也确实令人满意,销量高峰期曾达到逾800份。
早前他曾在巴刹租个摊位售卖各源流的报章及杂志,包括《星洲日报》,《小星星》、《大星星》、《学海》等,其中销量最好的是《星洲日报》。
早上把报纸派完后,黄清国便到巴刹里的摊位驻守至傍晚6时。
此外,黄清国在巴罗华小担任查账时,积极鼓励小学生支持华社,多多阅读报章。
“华社与报业的关系不可分割,大家风雨同舟多年,大人以身作则,教育小孩,培养起阅读的习惯,从报纸开始。”
他鼓励小学生阅读《小星星》,偶尔也免费赠送《小星星》给小学生们,让他们投稿作文,争取把作文刊登在《小星星》的机会。
“其中一名学生投稿后被选中刊登,随后获得50令吉的奖励金,他因此登门道谢,便开始订购《小星星》。”
因此他希望小学生们从小培养起阅读的好习惯,尽量在年轻的时候,吸收更多的知识。
他坦言,自己从未受过大学教育,但是希望后代都能从小培养起阅读的习惯,尽可能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
他也察觉到,已有不少友族开始积极学中文,而作为华族,应更珍惜华文教育。
“做人不能忘本,因此鼓励孙子们到华小就读,并多多阅读报章。”
派报过程中有数次救人经验
派报过程中,黄清国也有过数次救人经验,其中包括及时把孕妇送院生产、救起晕倒的妇女、把受伤的小孩及妇女送院等,丰富了他的人生体验。
“这行业令我结识了不少好友知己,虽然派送报纸看似简单,实际过程中需要多用脑袋记事,不然容易遗忘派报细节。”
他坦言,曾多次跌伤,而最严重的一次为2016年,当时不省人事,随后送院接受治疗,因此现在已不在巴刹摊位售卖报章。
“我很感恩现在的生活,年纪虽大,但只要还能做就继续做。”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