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星洲日報》創刊95週年紀念,多場慶祝活動已在全國各地舉行,反應熱烈。
如今慶祝熱潮已吹到柔佛州,7月12日、13日和14日,一連三晚將各在柔北、柔中和柔南舉行盛大晚宴。
ADVERTISEMENT
柔佛州尤其是新山,由於地理上靠近新加坡,因此與創刊於新加坡的《星洲日報》早就結上了情緣。
在《星洲日報》創刊初期,新山人近水樓臺,比半島其他地區的讀者,更早接觸到這份報紙。
《星洲日報》是由號稱“萬金油大王”的胡文虎所創。於1929年1月29日開業,最初廠址設於羅敏申路門牌120號,最初銷量是每天5000份。
許多人誤解胡文虎創辦《星洲日報》的用意,以為單純是要推銷他的萬金油。其實不然,他抱有很崇高的歷史使命,這包括:一,發揚孫中山倡導的三民主義;二,倡議華僑投資祖國,以鞏國基;三,提倡各種教育,溝通中西文化。
早年,在新山負責推銷《星洲日報》的報販何為奇,每天親自到新加坡把報紙帶進來,最初只有百多份,後來增到200多份。
在那個年代,沒有提供沿戶派送服務,要閱讀《星洲日報》,只能到他的店裡購買。
位在直律街的兒童商店,在那時也有出售《星洲日報》。
1947年之後,《星洲日報》才有了自己的代理,那就是梁奮熱派報社。與何為奇派報社不同,各種報紙都有代理分發,他專一,只有《星洲日報》一種報紙,除了賣報紙外,他也代理廣告業務。自梁奮熱去世後,其業務由其後人繼續經營至今。
同時,配合業務發展的需要,《星洲日報》開始委任通訊員,報導新山政經文教等領域的動態。據目前查悉的資料,這些通訊員就包括連天仙,他於日治時期,命喪日軍手中。第二位是後來出任寬柔中學校長的黃繼翔。第三位是張清廣,前寬柔二小校長、馬華作家。
朱順榮與符傳曙,是新山《星洲日報》最早禮聘的兩位專職記者,符傳曙現仍是《星洲日報》顧問。
在新山《星洲日報》第一個辦事處成立之前,那時還是電訊相對落後的年代,新聞報導工作就靠手中一枝筆、老式電話、熟悉的咖啡店,並在星柔快車或德士配合下才能完成。
通常一件重大事件發生後,他們即通過電話通報新加坡總社,以筆錄方式記下,整理後就刊登出來,如不是即時要刊岀新聞,就新聞稿連同照片通過星柔快車一起寄往新加坡。這一情況一直到第一架電傳機出現才得以改變。
《星洲日報》在新山第一間辦事處,於1971年11月1日出現,位於羅咪街門牌27號,電話4929。當時只有符傳曙與舒慶祥兩人屬於辦事處,其他3人梁竸東、粱竸勳、丘永安屬於代理,另一人是特約攝影廖蔚平。第二間辦事處位於同街門牌12號,人數已增至10多人。第三間位於順利花園報館街,一座自置的三樓大廈,於1983年啟用,同年的10月23日舉行開幕。
此時,《星洲日報》的運作發生大幅度的改變,報紙每天直接從吉隆坡運到,最新電傳設備的添置,《星洲日報》的發展邁入另一新階段。
在《星洲日報》發展史上,先後發生三次停刊事件。第一次是在日治時期,停了3年零8個月;第二次在1969年的五一三事件,停了幾天;第三次在1987年10月28日發生的茅草行動中,被吊銷註冊長達6個月。
但,第三次的停刊,卻給了《星洲日報》浴火重生,振翼再飛的大好機會。在張曉卿入主之後,《星洲日報》於1988年4月8日復刊,此後猶如火後鳳凰走上另一征途。
《星洲日報》在版面全面革新,《大柔佛》等新品牌帶動下,成了新山人最喜愛的一份華文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