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9日讯)新加坡食品局已评估确定16种昆虫可安全食用,即日起业者可在新加坡进口、制造和出售这些昆虫食品,预计公众不久后便可吃到买到。这个计划的落实,比预期时间迟了约一年。
除了蟋蟀、蚕蛹、蚱蜢等16种昆虫,不在这清单上的昆虫属食品,须另外进行评估。
ADVERTISEMENT
《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食品局是于2022年10月5日至12月4日,针对昆虫食品展开公共咨询,探讨如何监管业者在新加坡饲养或进口可食用昆虫。
当局原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批准昆虫食品在新加坡面市,后推迟至今年上半年,不过敲定面市和监管细节所需时间比预估的更多。
经两次延后,新加坡食品局于昨日宣布从即日起,允许业者进口、制造和出售有关的昆虫食品,消费者将有更多食品选择。
进口或养殖昆虫以供人或牲畜食用的业者,必须满足食品局的标准。例如,业者须证明进口的昆虫是在严格的食物安全监管下养殖,并非野生采收。此外,昆虫的养殖基质也不能含有病原体或有害污染物。
至于进口和出售昆虫加工食品的业者,须确保产品可安全食用,并符合新加坡的食品条例。与其他食品一样,昆虫食品也须接受食品安全检测,不达标就禁售。
出售预包装昆虫食品的业者也须在产品包装上注明内含的昆虫成分,协助消费者做出明智的决定。
业者如果对食品成分有误导性陈述,可能抵触食品销售法令;一旦罪成,初犯者可罚款最高5000元(新币,下同;约1万7445令吉),重犯者可罚最高1万元(约3万4891令吉),或监禁最长3个月,或两者兼施。
联合国粮农组织:食用昆虫有1900多种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近年来力推商业化昆虫养殖,以供人们食用或作为牲畜饲料,引起不少商业兴趣。粮农组织统计,可食用的昆虫多达1900多种。
有关研究指出,昆虫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和矿物质,养殖所用的土地和水,以及排放的温室气体也比饲养牛猪等传统牲口少。
新加坡食品局密切关注食品生产与创新的发展,近年也收到关于进口昆虫供人食用或作为饲料的询问。
当局指出,尽管食用昆虫在新加坡仍是相当新的概念,在亚洲一些国家却已是很久的传统。例如,韩国有人食用蚕蛹,泰国有人吃蟋蟀等。
新加坡食品局参考了欧盟以及澳洲、纽西兰、韩国和泰国等地的做法,在完成全面科学评估后判定,一些已有食用记录的昆虫种类可作为食物。
新加坡食品局重申,当局重视食物安全,并制定了完善的框架,确保进口或在当地养殖的昆虫都可安全食用。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食品科技计划主任陈维宁教授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批准昆虫食品上架将扩展当地的食物来源。
“在理想的情况下,食用昆虫应在新加坡养殖,以确保供应链的韧性,同时可以更好地监管养殖条件与安全。”
陈维宁也是未来食品安全中心总监。他说,食品局两次延后批准有关计划,应是为了用更多时间考虑食品安全、潜在的食物过敏问题,以及公众的接受度等。
“在一些有吃昆虫习惯的国家,这些昆虫多数是在野生捕捉的,而新加坡要做的,是在受控的环境中养殖昆虫。”
尽管食物来源多元化有助加强新加坡的粮食保障,但陈维宁认为,食用昆虫是新兴食物,数量相对于传统蛋白质来源也较少;因此,昆虫食品是否可助新加坡达到“30·30”的粮供愿景,还取决于昆虫食品的推动速度和成效。
新加坡于2019年定下“30·30愿景”,要争取在2030年前将新加坡农业生产力提高到可满足国人30%的营养需求。
螃蟹之家提供30道昆虫菜色
新加坡一家餐馆即日起在榜鹅店销售昆虫食品。总裁黄泯莱说,16种获准售卖的昆虫中,他们会用其中5种,包括蚕蛹和蟋蟀,提供30道菜色。
“食品局的消息一出,我的电话就响个不停。从下午2时许至傍晚6时,我已接到10多通顾客的电话,询问我们的昆虫食品,想要来试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