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特稿

|
发布: 1:32pm 20/06/2024

海产

兴楼

传统渔村

海产加工

海产

兴楼

传统渔村

海产加工

【特稿】興樓海產加工產業鏈為漁村創生機

报导/李玉萍
摄影/陆家明(部分图片受访者提供)

柔:【特稿】:兴楼海产加工产业链为渔村创生机

ADVERTISEMENT

(豐盛港20日訊)在許多地方,傳統漁村難免出現人口外流的現象,尤其是現代年輕人多選擇前往大城市尋找生計,而不願從事捕魚工作。然而,在興樓這個小漁村,年輕一代出走的情況卻並不多見。

這有賴於近20年來興起的海產加工與營銷業,不僅解決了當地漁民的庫存問題,也創造出許多就業機會,從而吸引在地人參與這股正夯的產業潮流。

柔:【特稿】:兴楼海产加工产业链为渔村创生机
每年3月至5月是金槍魚盛產季,每隻重達1.1公斤的魚兒經過加工後,就是我們最熟悉的吞拿(tuna )罐頭了。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日前在前豐盛港縣議員蔡常偉帶領下,訪問了當地頂流的碼頭與海產加工營運商,為讀者發掘漁村的新面貌。

目前在該漁港擁有全馬最大燈光圍網船隊的全利興樓海產有限公司(前身為新豐興魚粉廠有限公司,以下稱“全利”),早於80年代進駐小鎮,業務從魚粉開始,逐漸擴大至魚漿生產和深海捕撈;直至2008年通過股權整合,正式易名“全利”,是東海岸最大海產綜合加工廠。

柔:【特稿】:兴楼海产加工产业链为渔村创生机
所獲魚產除了供應新山和吉隆坡地區,也出口到新加坡、泰國和菲律賓等國。

公司執行董事謝立群(46歲)日前接受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訪問時指出,全利”的經營模式包括多樣化的農基業務和綜合直供鏈,已經在該地區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創造了多元化的就業機會。

柔:【特稿】:兴楼海产加工产业链为渔村创生机
謝立群:積極栽培年輕人,帶動魚村起飛!

他認為,現今的年輕人不願從事日曬雨淋、耗費體力的漁夫工作,但對創意、營銷、行政或策劃等方面的工作仍然充滿興趣。

“全利”從初創的30位員工到目前僱有1200人包括漁夫,其中擔任行政及高職者,都是來自豐盛港和興樓的居民。

他也相信,此舉有助於緩和小鎮人口外流,甚至扭轉興樓淪為老人村的命運。

柔:【特稿】:兴楼海产加工产业链为渔村创生机
興樓漁港擁有全馬最大燈光圍網船隊,2023年總產量逾7萬公噸。(受訪者提供)

蔡常偉的女兒蔡婉意(29歲)與她身邊的同學好友,都是搭上這趟順風車而留在家鄉發展的年輕興樓人。

擁有大馬英迪國際大學國際貿易一等榮譽學士學位的她受訪時說,她於2017年進入“全利”實習,之後獲聘為正式員工。

柔:【特稿】:兴楼海产加工产业链为渔村创生机
蔡婉意(左)日前參加公司在曼谷舉辦的展覽會,與其僱主謝立群合影。(受訪者提供)

她說:”當時公司成立了一個全新的部門,由我負責管理所有進出口貿易及物流事項。”

在“全利”工作已邁入第7個年頭的婉意表示,很高興能在家鄉就職,因為過去10年都在外地念書,與家人聚少離多。

“現在不僅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同時也能做自己熱愛的工作是很難得的機會!”

柔:【特稿】:兴楼海产加工产业链为渔村创生机
興樓位於柔佛與彭亨邊界,是東海岸最大魚港,全村有超過500艘漁船,包括圍網和拖網的大中小型船隻。

眾所周知,興樓是東海岸最大魚港。據統計,全村有超過500艘漁船,包括圍網和拖網大中小型船隻,這當中,“全利”所屬的船隊佔了30支。

柔:【特稿】:兴楼海产加工产业链为渔村创生机
興樓水質得天獨厚,能培養出肉厚鮮美的墨魚,品質勝過西海岸的出產。

所謂船隊,即由一艘母船配兩艘燈船組成。換言之,該公司所擁有的漁船,佔當地漁港總數近20%,實力不容忽視。

詢及公司年生產量,謝立群說:“我們去年總產量達到7萬公噸,主要有沙甸魚、吊景魚( Selayang) 和金槍魚這三種魚類,多數供出口中國或本地市場消費。”

柔:【特稿】:兴楼海产加工产业链为渔村创生机
配備精良的圍網漁船,每隊投資額達500萬令吉,日常就在南中國海水域進行捕撈。(受訪者提供)

另一方面,擁有逾50年曆史的合發漁業有限公司旗下有20多艘漁船,兩座碼頭和冷藏庫。

柔:【特稿】:兴楼海产加工产业链为渔村创生机
沈鐵勇:現今的漁船設施精良,大大提高了捕獲量。

該公司經理沈鐵勇(58歲)披露,除傳統拖網和圍網捕魚,近十年許多業者也將漁船改裝成墨魚(sotong) 船,這種以儀器探測定點駐紮的捕撈法,據稱更省油,從而獲利更高。

柔:【特稿】:兴楼海产加工产业链为渔村创生机
改裝成墨魚(sotong) 船的船隻,利用儀器探測定點駐紮的方法來釣墨魚,據稱更環保省油,也更符合經濟效益。

另一方面,他指出,興樓水質得天獨厚,能培養出肉厚鮮美的墨魚,品質勝過西海岸的出產。

在大環境驅使下,沈鐵勇坦言他已將部分船隻轉型,但平日作業仍以圍網為主。

柔:【特稿】:兴楼海产加工产业链为渔村创生机
網中常有意外收穫,像這種趣怪的“鞋底魚”,通常磨成魚粉出售。

他表示,現今的漁船設施精良,大大提高了捕獲量,目前每月出口到泰國菲律賓的魚產逾250公噸,包括吊景、色拉、大眼、甘望魚和金槍魚,大部分是製成罐頭。

他指出,過去本地缺乏海產加工,漁商需將魚運往北馬或中國加工,再銷售回本地市場。

柔:【特稿】:兴楼海产加工产业链为渔村创生机
興樓魚港熱鬧的場景,各地魚商來“看貨”,價格合意就帶走!

見證小漁港數十年來的變化,他感嘆,現今碼頭工人和漁夫幾乎是外籍員工的天下,難見到本地人蹤影。

“捕撈工作很考體力,漁民每出海一趟需3至7天,在海上漂流的日子很艱辛,還會面臨驚濤駭浪的風險,導致本地人對這行業敬而遠之。”

他說:“漁夫大部分來自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僅有極少數是本地人”

柔:【特稿】:兴楼海产加工产业链为渔村创生机
蔡常偉:海產工業為漁村創造就業機會。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