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特稿

|
发布: 5:13pm 16/06/2024

家乡

共享空间舞团

行绿

家乡

共享空间舞团

行绿

【特稿】共享空间舞团 8月3日《行绿》邀你思故乡

报道、摄影:李玉萍(部分图片受访者提供)
柔:【特稿】共享空间舞团首次新山演出《行绿》
曲终人散之际,全体舞蹈员一袭白衣,惟头上顶着的却是不同图腾的装饰,象征同在一个屋檐下的马来西亚族群,仍然可以有各自不同的身份认同感。

(新山16日讯)“行”于“绿”意盎然的步径中,用我对美好的遥想,为这片土壤舞出繁花似锦的希望!

由我国知名舞蹈家马金泉和叶忠文成立的(Dua Space Dance Theatre),将于8月3日在新山苏丹后查丽苏菲雅歌剧院呈献现代舞创作《》。

ADVERTISEMENT

这是该舞团自去年9月,以中国深圳为巡演起点以来的第五个驿站,同时也是舞团成军26年来首次在新山公演;演出时间为当天晚上8时,购票热线018-207 1005。

柔:【特稿】共享空间舞团首次新山演出《行绿》
马金泉(右三)与叶忠文(右二)率领共享空间舞团到新山呈献现代舞创作《行绿》;后排左起为该舞团行政与制作经理许允雯、林弘捷、舞团新山合作单位Asia City舞蹈学院院长刘博艺及廖添益(右一)。(李玉萍摄)

舞团总监马金泉(54岁)也是毕业自宽柔中学的新山人,他日前接受大柔佛《社区报》访问时指出,《行绿》继参加深圳国际艺术节后,去年10月也在吉隆坡和西安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表演,所到之处皆引起很大回响。

“实际上,也因为我们在吉隆坡的那场表演,引起新山富力集团副总经理谢泽浩的关注,因此才促成了这个机缘。”

他说:“新山虽是我的出生地,但基于我们过去20多年都是在吉隆坡活动,因此对新山的艺术环境还是非常陌生,也缺乏人脉和资源。”

柔:【特稿】共享空间舞团首次新山演出《行绿》
舞者们积极排练,以便在苏丹后查丽苏菲雅歌剧院留下最美的舞姿。(李玉萍摄)

为此,他非常感谢对方的盛情邀请,让舞团有机会登上这座富丽堂皇的艺术舞台,他也希望共享空间由此出发,能逐渐建立起南马区的联络驿站。

另一方面,马金泉感性指出,《行绿》也是继2015年《大树成林》后,他写给马来西亚的第二封情书。

相对于第一封情书借由百年老树讲述自然万物共生共存的关系,《行绿》则是以诗意的剧情演绎对土壤与家乡的深层情怀,展现大马多元文化之美。

柔:【特稿】共享空间舞团首次新山演出《行绿》
“行绿”寓意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也是马金泉写给祖国的第二封情书。

在编舞手法上,马金泉也绝不是一板一眼把你我熟知的马来舞、印度舞或原住民舞蹈搬到台上,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会把这些舞蹈拆散,加入他自己的当代元素。”

例如,舞者的造型服装民族色彩分明,场上跳的也是民族舞,但却会在某个瞬间,被转化成具有现代节奏感的狂欢式舞步,这种大胆的创新,正是体现他不愿墨守成规的勇气。

据他介绍,《行绿》的演出分为两段,先是以马来半岛的原住民舞蹈掀开序幕,营造原始森林中古朴天然的氛围,再以沙巴与砂拉越独特的民族舞汇,交织出东马原始森林的静谧与优雅;当然也少不了马来族、印度族与华族多元交汇其中。

“马来西亚是多元文化汇聚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其非常鲜明及独特的文化属性,这也造就了每个民族有各自的身份认同感。”

柔:【特稿】共享空间舞团首次新山演出《行绿》
舞者们以独特的民族舞汇营造原始森林中古朴天然的氛围。

为了引领观众思考并探索身份认同这一命题,《行绿》散场前将有巧妙的神来一笔,他说:“我希望通过这场景,表达同在一个屋檐下的马来西亚族群,仍然可以有各自不同的身份认同感,而且每一种民族文化属性都应该获得尊重。”

与此同时,他透露,待《行绿》落幕后,他紧接着会在9月份发表他第三封情书《满月》(Purnama);故事是描绘同一个月光下,发生在马来西亚人民的各种故事,呈现手法与之间两封情书迥然不同,走的是科技与未来元素。

柔:【特稿】共享空间舞团首次新山演出《行绿》
马金泉(右)和叶忠文致力于发掘和栽培有舞蹈潜力的年轻人,他俩创办的共享空间,使跳舞成为一项能够谋生的职业。(李玉萍摄)

马金泉的最佳拍档、共享空间艺术总监叶忠文(56岁),也对即将来临的新山巡演非常期待。

据他指出,《行绿》在之前的三场演出都掀起了轰动,可说是流量爆棚,因此他对7月份的古晋及8月的新山巡演都很有信心。

驰骋舞林36载的叶忠文甫于今年4月初进行了肝癌肿瘤清除手术,目前处于康复期。然而,身体的病痛并没能让他退却半分,反而加速了他追求艺术的脚步,因为说:“我的生命因跳舞而存在。”

他今年3月份完成其个人的首部独舞《黄昏之恋》,紧接着《行绿》之后的10月,他将在新山新马寺举办第二场独舞。

柔:【特稿】共享空间舞团首次新山演出《行绿》
东马原住民舞出对家乡美好的遥想,为这片土壤种下繁花似锦的希望!

舞团助理艺术总监林弘捷(38岁)和廖添益(35岁)皆为团中资深成员,在《行绿》的演出中扮演领舞人的角色。

林弘捷说,由于老师已经把不同民族的舞蹈元素与现代舞揉合,因此,舞者们在不同的舞蹈风格中切换,并不会有违和感。

他说:“我自己则比较著重于舞段想要呈现出来的质感。比如说第一段西马原住民的舞段,会以一种比较钝拙的质感,呈现一种原始的状态。”

他表示,每一场演出都有难忘的片段,而大多数的回忆都是很艰辛的,例如户外演出遇上大雨、半夜在舞台排练,天一亮就化妆准备演出等,但他也坚信,一个好的舞台作品,能对社会发挥好的影响力。

柔:【特稿】共享空间舞团首次新山演出《行绿》
《行绿》在民族舞蹈中,大量融入现代化的元素,引领观众进入民族风的现代舞大观园。

至今累计演出逾千场次的廖添益指出,之前有多次与政府表演单位合作的经验,从而学习了各式各样的民族舞蹈,这些经验也丰富了他在《行绿》中的演译方式。

他说:“我在不同章节,呈现不同民族色彩的切换中,都能得心应手。”

尽管如此,他表示,《行绿》的演出让他从传统舞蹈中发现新元素和新演绎方式,是他舞蹈生涯中一项重要的突破。

另一方面,他也披露,他在最近参与新加坡华族舞蹈剧场的表演中跌伤,但凭着个人强大的意志力,他还是坚持把整支舞跳完。

“这可以说是我最严重的一次意外,但事后我询问来看演出的朋友,才发现大家并没察觉我的舞姿有异样,让我感到很安慰。”

柔:【特稿】共享空间舞团首次新山演出《行绿》
《行绿》生动描绘了热带雨林深处的潺潺流水和犀鸟展翅的场景。
柔:【特稿】共享空间舞团首次新山演出《行绿》
在大自然间,舞者们会幻化成动物,河流与微风,每一段都有不同的想象与感想。
柔:【特稿】共享空间舞团首次新山演出《行绿》
大家熟悉的印度孔雀舞加入了现代元素,呈现另一番风情。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