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30日讯)新加坡手足口症病例有上升趋势,综合诊所平均每天通报43起,无论是对比去年同期还是前一周病例,都增加超过三成,也是过去5年的最高记录。
《新明日报》报道,新加坡卫生部每周的传染病数据显示,今年第20个流行病学周,即5月12日至18日期间,当地综合诊所平均每天接到43起手足口症病例,比前一周的每天33起多了约30%,对比去年同期的32起,也增加了约34%,更是过去5年有相关数据记录以来的最多确诊病例。
ADVERTISEMENT
据估算,5月12日至18日期间约300起病例,而2019年至2023年期间,每年每周的最多病例介于约70至220起,病例高峰时间并不固定,年初、年中和年底均出现过高峰。
新加坡国立大学儿童医疗中心小儿传染病科主任兼高级顾问医生曾四敏说,虽然病例有所增加,所幸没有出现比往年更严重的病例。
她表示,手足口症病毒可通过唾液、粪便和呼吸道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它也可能通过分泌物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她认为手足口症发病率上升的原因,可能是人们普遍放松了卫生和安全措施,以及社交接触增多;在儿童彼此有亲密接触的环境中,可能会出现感染群。
曾四敏建议家长和监护人密切关注孩子的情况,如果出现严重症状,包括因摄入不足而导致的脱水、呼吸急促、疲乏、烦躁、嗜睡和头痛,应及时就医。
她也提醒家长、孩童和看护者应养成良好的手部卫生习惯,经常清洗、清洁和消毒共用的玩具和物体表面,以及身体不适时留在家中。
儿科专科医生李志伟受访时说,手足口症传播一直都存在于社区,一般上是周期性,有时一两年病例突然减少,或因早前感染的孩童具备免疫力,几年后未感染的孩童或曾感染过的孩童免疫力降低,就会感染病毒。
“大部分手足口症病例的症状都十分轻微,但罕见情况会出现严重感染,影响孩童脑部。”
李志伟也认为,保护孩子免于手足口症感染的风险除了“勤洗手”外,学前教育中心也须加强警惕,在出现病例时,加强中心的消毒程序。
家长:两所毗邻学前中心 前后现9起病例
受访家长透露,两名孩子就读的毗邻学前教育中心,前后出现9起手足口症病例,校方采取更加严谨的检测。
育有1儿1女的潘燕玲(35岁,数据分析师)说,儿女分别入学住家附近的两所学前中心,但两所中心前后出现多起手足口症病例。
约3周前,小儿子所在的学前中心内的20名孩童中,就有4人感染手足口症,出于担心,她曾暂停一两天不送孩子上学,直到没有新病例出现。
不料,一两周后,大女儿所在的另一家学前中心也出现同样请况,最早是发现一起病例,后来又出现4起。
她透露,学校采取更加严谨的检测,每天都会检查孩童的口腔和手脚情况,若口腔出现溃疡或手脚出现红点,就会要求孩童回家休息。
医生:出现严重症状 应及时就医
儿科专科医生指出,出现严重症状包括因摄入不足而导致的脱水,须及时就医。
新加坡卫生部发现,关闭学前教育中心对遏制手足口症病毒的传播效果有限。
新加坡幼儿培育署在官网常见问答中作出上述答复,原因是病毒在社区的儿童和成人中传播,一旦学前教育中心重新开放,病毒就会再次传入。
“要控制手足口症在学前教育中心的传播,必须及早发现症状并迅速隔离病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