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特稿

|
发布: 1:52pm 22/05/2024

工厂

椰子

加工

工厂

椰子

加工

椰子全身寶 創商業價值 棄“棕”轉“椰”攻中國市場

报道:苏韵鸰
摄影:陆家明

(已簽發)柔:封面:國內掀起棄“棕”轉“椰” 搶攻中國市場大門

ADVERTISEMENT

(哥打丁宜22日訊)短短3年內“生椰拿鐵”在中國賣出7億杯,銷售額突破人民幣百億元,而這場“生椰”狂潮不僅席捲中國,也在馬來西亞掀起了棄“棕”轉“椰”的風潮。

隨著消費升級、消費主力不斷年輕化的趨勢,精品咖啡迅速崛起,加上本身味道鮮甜,脂肪含量低,令中國對椰子的需求大漲。

馬來西亞種植的香椰也“敲開”了中國市場大門,椰子水和椰肉透過速凍技術衝出國門,逐步為椰子產業奠定輝煌的新里程碑。

看到中國市場龐大的“椰需求”,國內已有不少油棕種植業上市公司陸續改種椰子,強化“產椰鏈”搶佔市場份額,盼能做到“點椰成金”的效果。

(已簽發)柔:封面:國內掀起棄“棕”轉“椰” 搶攻中國市場大門
近年國內掀起棄“棕”轉“椰”的風潮,不少財團和園主的油棕園改種椰子樹。(陸家明攝)
(已簽發)柔:封面:國內掀起棄“棕”轉“椰” 搶攻中國市場大門
大量椰殼絲可送往工廠,製作椰殼纖維床褥,或椰糠等各種用途。(陸家明攝)

中國每年進口25億個椰子仍然供不應求,目前承包本地2000英畝椰子園的陳維健接受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訪問時透露,中國適合種植椰子的地區和土地面積有限,海南島的椰子產量約2.5億個,佔自給率10%。

他說,在巨大的需求缺口下,中國的椰子進口量持續增加,有90%的椰子需依靠泰國、印尼、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進口,加上現代人講究健康,純天然椰水無添加糖分,深受消費者歡迎,椰子需求量一直在持續上揚。

“椰子的需求從冠病疫情開始持續增加,後來中國市場推出各種椰子飲料,相信椰子熱潮暫時不會消退。”

他形容,椰子一身是寶,附加價值比油棕優秀一兩倍,而且椰子充滿了創造商業價值的爆發力,近年吸引我國不少財團,還有大大小小的園主紛紛加入種植椰子的行列。

(已簽發)柔:封面:國內掀起棄“棕”轉“椰” 搶攻中國市場大門
張金柳:1000英畝油棕園改種椰子樹。(陸家明攝)

一名園丘經理張金柳就向記者證實,他所服務的公司耗時兩年的時間籌劃椰子種植,並把居鑾的1000英畝油棕樹推倒,改種椰子樹,預計今年6月完成最後的種植工作。

陳維健指出,近年棕油因環保問題遭歐美國家抵制,曾一度被視為黃金果的油棕鮮果價格節節下滑,每公噸一度降價至200令吉左右,令不少園主捶心肝。

他舉例,每公噸油棕的收購價約800至900令吉,有時降至600令吉,七除八扣工資、肥料、運輸等開銷後,其實所剩無幾。

(已簽發)柔:封面:國內掀起棄“棕”轉“椰” 搶攻中國市場大門
種下椰子4年才會開花結果,平均每30天收割一次。(陸家明攝)

“反觀,每一英畝椰子園可收割800至1000個椰子,目前樹上收購價為每個1令吉40仙至1令吉60仙,換句話,每英畝可賺取超過1000令吉的收入。”

他指出,椰子與油棕樹遠看相似,但椰子講求更高的種植技術含量。

“每一英畝可種植100棵,椰樹之間的距離相隔20呎,每4個月施肥一次,比起油棕種植成本較高,而且椰子成長期緩慢,在平地種植需等4至5年才結椰子有收成。”

此外,他說椰子屬於季節性的植物,產量高峰期落在9月至2月,主要是因為這段期間水分充足;而4至6月因為天氣炎熱,導致產量減少一半。

(已簽發)柔:封面:國內掀起棄“棕”轉“椰” 搶攻中國市場大門
椰子加工產業蓬勃發展,中國對椰子的需求量也越來越高,本地企業積極發展椰子下游工業,並把產品進軍國際市場。(陸家明攝)

農業部列椰子為四大工業產品之一,但陳維健認為我國的椰子種植與椰子加工下游工業並未見受到當局重視,如油棕、黃梨及橡膠般設立特別部門。

他形容,這場鴻“椰”(業)遠圖只交由農民獨自闖蕩和探索。

他分享說,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市場對椰子的追求,一定是新鮮嫰椰,以他的公司為例,公司每天至少要處理1萬5000至2萬個嫰椰,包括從削皮、切邊(鑽石型、菱形等)、打磨、清洗、打洞(視訂單而定)、包裝到冷藏。

“嫰椰取出椰子水後,果肉和椰子水在零添加的情況下透過速凍技術,出口到中國的廣州與上海市場。而從在大馬加工全程速凍運輸到廣州零售市場,預計耗時10天,品質接近新鮮開的嫰椰。”

他披露,在骨痛熱症和冠病病例攀升時期,嫰椰的銷量創下歷史新高,但行動管控令一度造成路邊攤生意停擺,他最終逼不得已放棄分銷給路邊攤,把嫰椰集中火力供給加工業。

(已簽發)柔:封面:國內掀起棄“棕”轉“椰” 搶攻中國市場大門
員工駕駛電動農用拖拉機,拉了滿滿一車嫰椰。(陸家明攝)

他表示,在商業競爭的殘酷環境中適者生存,他在傳統買賣嫩椰或老椰和投入椰子加工產業之間必須做出取捨,否則企業會被髮展洪流淘汰。

他也補充,椰子被冠上“天然的電解質飲料”,飲用椰子水可以迅速補充水分,保持身體的水潤狀態,進一步推動了椰子的需求。

隨著中國國內各項體育賽事日益發展,他希望大馬製作和研發的椰子運動飲料,有機會在賽事亮相爭取曝光率。

(已簽發)柔:封面:國內掀起棄“棕”轉“椰” 搶攻中國市場大門
羅初妹(左起)、陳錫展及陳維健堅守椰子產業37年。(陸家明攝)

他形容,椰子全身是寶,嫩椰除了椰肉和椰子水可進行加工,椰花苞可製作椰花酒,老椰則可轉化成椰漿、椰絲肥料、椰殼活性碳、椰粉、椰殼絲床褥及提煉成不同類型的椰子油,或萃取成初榨椰子油(VCO)等,充滿各種商業價值和用處。

(已簽發)柔:封面:國內掀起棄“棕”轉“椰” 搶攻中國市場大門
為了應付不用市場需求,出口到新加坡市場的嫩椰經過不同程度的加工。(陸家明攝)

陳維健的父親陳錫展於1987年從霹靂峇眼色海南下柔佛定居,當時家徒四壁,妻子羅初妹決心陪他白手起家,如今公司已交兒子管理,經過3人共同打拼37年,如今公司在椰子業界可說小有名氣。

陳錫展坦言,從前他每天清晨時分到椰子園搬運老椰,駕著小羅裡載到各區巴剎,供應給攤販刨椰絲及擠椰漿。

“而妻子不僅幫忙接單和負責記錄賬目等工作,還要照顧家中4名子女,是幕後最大的功臣。”

他說,90年代路邊攤開始蓬勃發展,人們喜歡上清涼解渴的嫰椰子水,而在當時也因橡膠價格低迷,園主大量改種利潤較高的油棕樹,全身心轉戰油棕業。

“我醉心椰子種植,因此選擇堅守椰子產業。”

他就這麼每天載送1000個嫰椰到路邊攤分銷,同時把嫰椰出口到新加坡市場,巔峰時期更需兼顧500英畝的椰子園種植,憑著自己的堅持和勞力賺來人生的第一桶金。

他說,2007年兒子接管生意後,透過椰子加工來賦予原始農產品新的價值,如今公司在柔佛州承包2000英畝椰子園收割椰子,旗下也有70英畝的椰子園,每個月的椰子產量可達6萬個。

他也披露,早期種植的馬瓦椰(MAWA)品種已慢慢絕跡,目前椰子園主要是種植班蘭香椰(Kelapa Pandan,俗稱“泰國香椰”)、馬達椰(MATAG)、大馬黃矮椰(Malayan Yellow Dwarf,簡稱MYD)以及紅矮椰(Malayan Red Dwarf,簡稱MRD)。

(已簽發)柔:封面:國內掀起棄“棕”轉“椰” 搶攻中國市場大門

員工用保鮮膜包裹椰子,完成新鮮嫰椰加工。(陸家明攝)

(已簽發)柔:封面:國內掀起棄“棕”轉“椰” 搶攻中國市場大門

清洗經過“磨皮”的椰子,進入分類工序。(陸家明攝)

(已簽發)柔:封面:國內掀起棄“棕”轉“椰” 搶攻中國市場大門

剝淨椰子表皮後,來到“磨皮”工序。(陸家明攝)

(已簽發)柔:封面:國內掀起棄“棕”轉“椰” 搶攻中國市場大門

 儘管砸資投入機器化,可惜效率方面取代不了手工作業,加工廠仍保留椰子手工削皮和切邊。(陸家明攝)

(已簽發)柔:封面:國內掀起棄“棕”轉“椰” 搶攻中國市場大門

椰子加工廠有完整的作業流水線,員工為不同種類的嫰椰進行削皮和切邊工序。(陸家明攝)

(已簽發)柔:封面:國內掀起棄“棕”轉“椰” 搶攻中國市場大門

羅裡載送嫰椰到加工廠。(陸家明攝)

(已簽發)柔:封面:國內掀起棄“棕”轉“椰” 搶攻中國市場大門

老椰剝皮去殼後,椰子果會送往椰漿廠,椰殼則放入切碎機,變成椰殼纖維。(陸家明攝)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